南京政治学院刁亮“文记者”有“硬功夫”

    刁亮,一个“80后”大男孩儿,现为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一名战士班长,和其他战友相比,他年龄不算小,个头不算高,长得不算帅,但身上的朝气、虎气、才气却一样不少。
    刁亮做事喜欢“将心比心”。安排重活时,他先要考虑如果是自己,能不能承受;批评别人时,他先要想想:自己犯错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样的班长。当别人遇到思想问题时,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心理疏导师的责任。战友们常会把他和思想家马克思联系到一块儿,戏称他为“刁克思”。他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文记者”。
    但是,刁亮不仅能文,而且会武,用“尚武崇文”四个字来形容他并不为过。
    上军校前,刁亮在步兵团当过两年兵,一次军事体能考核,刁亮一口气连续做了42个引体向上,逞强的他一心想要破次纪录。“51、52、53……”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一时没抓稳单杠,“砰”的一声整个人瘫倒在地,半晌说不出话来。“腰部盆出,以后要注意减少训练量,别自己折腾自己!”在医院做完检查后,医生有些心疼,但刁亮只略微点了点头。不到一个月,战术训练场上又出现了他矫健的身影,“训练伤,对军人来说不是‘晴天霹雳’,仅是‘小菜一碟’!”
    “你当时那么重的伤,为什么还要坚持训练呢?”“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看着战友们满脸疑问,刁亮轻松坦然,“今后我们都会到基层去锻炼,在那里军事素质就是‘看家本领’,这项本领不过硬,就别想踢开‘头三脚’,更别提开展其他工作。”一言既出满场彩,战友们被这个对部队生活深有体会的老班长说得心服口服。
    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优秀。军校四载,刁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尽管旧时的病痛还未完全愈合,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对军事训练的极度热情。武装越野,别人跑五公里,他就至少跑八公里;俯卧撑、仰卧起坐,别人做五十个,他非得翻一番;引体向上,别人要求及格,他就追求优秀;四百米障碍,别人跑一趟休息,他必须跑几个来回直到精疲力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学院召开军事体能技能比武,他每届必到,每届也必会摘金夺银,表彰大会上,他的名字总是赫然在列。
    临近毕业,在报社实习的刁亮依然时刻给自己的身板“加压”。据社领导反馈,工作之余,或者跑上半个小时,或者拉上几十个单杠,这些都已经成了刁亮雷打不动的惯例。“养成训练的习惯,不仅是对自身军事素质的强化,也是对自己身体心理的一种锻炼,好处多多,何乐不为?”被问及对待训练的态度时,刁亮娓娓道来。

(周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