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学篮球季再启动 公益开启新希望
来自四川绵阳师范学院的65名支教志愿者日前启程奔赴各自结对的希望小学,拉开了2014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的序幕。在接下来的60天时间里,大学生志愿者们将为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普及篮球知识,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体育精神,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
教育是体育的本义
本次公益活动一个最为重要的理念是“以体·育人”。顾名思义,就是借助体育教化青少年的身心。
在希望小学篮球季启动仪式的交流会上,专家们对体育的本质以及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释。来自新华社的资深篮球记者徐济成认为,体育运动从诞生之初就是和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蕴含在体育运动中的公民意识、公平意识、参与意识、共享意识等等,都是培养青少年成为优秀公民的非常好的方式。
前著名足球运动员高雷雷是国内运动员中践行“以体·育人”的优秀代表,他认为用体育教化青少年除了可以捐钱捐物、提供硬件设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向他们传递积极乐观、永不放弃、团队合作等体育精神。
来自首都体育学院的篮球教授王守恒,从多年一线教学实践中得出,体育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情感节操、人格魅力等等,在教育青少年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他还给在场的校长和老师们普及了如何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发育特点以及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篮球或其他体育运动的教学。
篮球帮助孩子成长
浙江省义乌市城西街道山西南天学校是一所打工子弟小学,校长蒯多勇讲了一个故事,2008年他的一个学生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出现极度的厌世情绪,甚至要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通过这件事,蒯多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青少年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是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的。“去年我们加入了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的活动,我就利用这个平台,让孩子们通过篮球去感受快乐,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效果非常好。我希望这个平台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区禾丰乡潮水小学是一所纯粹的农村小学,全部学生加起来只有500人左右,但篮球一直是这所小学的一个传统项目,尽管师资和场地都非常匮乏,不过学生们对篮球的热情很高。“现在我们把篮球文化作为学校的一个特色文化,纳入到了办学理念当中,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绿色教育,篮球和绿色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它正是绿色理念的体现,帮助学生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和向上拼搏的精神,这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大有裨益。”校长周菊明说。
济南示范天桥附属学校是第二年参加姚基金篮球季,该学校小学部校长王友林介绍,2011年学校来了一位从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体育专业毕业的体育老师,由于这位老师学的是篮球,来了以后就发挥他的特长,帮助学校组建了一支篮球队。“当时我们的孩子篮球基础非常薄弱,在他的指导下进步很快,3个月后就参加了天桥区的篮球联赛,并且进入了前三名。”现在这支篮球队的队员是学校的英雄人物,他们带动了更多同学参与到了体育运动当中。
公益篮球重在务实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是由姚基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及中国篮协共同主办的首个在希望小学中开展的大型篮球及体育启蒙赛事。姚基金管委会委员陆浩表示:“姚基金做希望小学篮球季的初衷,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篮球这个游戏,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经过两年的发展,篮球季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截至2013年来自22个省市79所学校的近67000名青少年参与到了活动当中。而到了今年,参与活动的学校已经接近180所。孩子们不仅得到了专业的篮球技能指导,同时增强了自信。
“以体育人”重在实效,为了把篮球季做得更扎实,今年的系列活动增添了许多新元素,校长交流会就是今年首次设置的环节,各位校长畅所欲言,通过交流和聆听专家们的演讲,更加理解了体育对于孩子们身心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本次活动的支教计划也有新内容,志愿者们不仅会教孩子们打篮球,同时还会对当地的体育老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志愿者还有一项工作要做,那就是撰写支教笔记,这一来可以让志愿者得到更多的收获,同时支教笔记也可以作为姚基金管委会的一个重要参考,有利于在未来的活动中将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到位。
(刘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