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第三届幼儿足球表演大赛侧记

    印象中的足球,只是黑白单色,但在5月9日至10日浙江象山举行的“2014浙江第三届幼儿足球表演大赛”赛场上,足球却被一群幼儿园的娃娃们妆点成了绚烂的彩色:一会,足球成了孩子手中的玩具;一会,足球又成了和家长互动的纽带;一会,又成了文章中、画卷上展现的内容……或许,足球原本就应该这样,只是我们一直忽略了这些。

小陈昊的笑脸

    6岁的陈昊是温州市第四幼儿园的孩子,来象山之前,因为身体不适,小家伙一直愁容满面,这也急坏了同行而来的陈妈妈,担心儿子发挥不佳会影响全队的成绩。可一到了球场上,小陈昊就像出笼的小老虎一样和队员们玩到了一处,在当天下午的带球过障碍、射门比赛以及第二天上午的分队对抗中,小陈昊都有不错的发挥,教练谢长飞也表扬了小陈昊。
    比赛结束之后,小陈昊笑得很开心。
    陈妈妈对记者说:“由于是独生子女,陈昊并没有太多玩伴,但随着参与幼儿园组织的足球活动,陈昊的集体观念强了,也更加开朗了,我很高兴看到这种转变。”
    其实不单是相对正式的带球过障碍、射门等比赛项目,在浙江省第三届幼儿足球表演大赛的赛场上,还有诸如足球操展示、家庭亲子展示等在内的一系列以足球为载体的体育活动。宁海县跃龙中心幼儿园园长李晓萍对记者说:“其实在幼儿园里开展足球活动,并没有太多功利的心理,不是为了培养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只是希望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足球项目增进其身体素质提升,让其拥有健康的体魄,并从足球中感受到快乐。”
    快乐,在这里是最不缺少的,有足球的地方,随处可见小陈昊一样灿烂的笑脸。

园长的“想不到”

    就连宁波镇海艺术实验幼儿园园长顾旭峰自己都想象不到,孩子们参与足球居然能让她收获诸多的“意外之喜”。
    “开展了足球课程之后,我们参与的孩子们明显体质变好了,很少去医院;有一个家长对我说,之前我的孩子吃饭很成问题,要家长拿着小棍子逼着吃饭,但现在踢了足球消耗大了,自己主动吃饭了;另外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比以前集中了,小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但踢球之后,就要学会盯着球,这有助于他们在其他方面也迁延这种注意力;另外孩子们更加坚强了,以前摔倒了总要哭几句,但现在根本不哭了。”顾旭峰说。
    记者从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沈灵君那里也听到了类似的内容,沈园长说:“足球让孩子们和家长更亲密了,我们幼儿园要求爸爸和孩子一起踢球的,常见的场景是爸爸和孩子在场上踢球,场下妈妈在帮助录像、拍照,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是其他活动很难得到的家庭、亲子体验;另外孩子们踢球之后呆在电视、电脑前的时间也就少了,保护了视力;还有一点让我很意外,我们上一届大班的孩子毕业之后进入了当地小学,参加区运动会之后,很多都破了尘封很多年的区运动会纪录!这就说明踢足球的孩子身体素质明显比以前的孩子好了。”
    浙江省校园足球办公室副主任王再权说:“之前很多学校、老师、家长都将足球视作一种体育活动,的确,足球有一般体育活动具备的功能,但足球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身心都得到提升、发展。其实不单是幼儿园,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也应该意识到足球这种教育功能,让其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实这才是我们校园足球的初衷。”

师资困局待解

    在记者和几位幼儿园园长的沟通过程中,频繁听到的一个词就是“师资困难”。相比于过去几年,如今幼儿园里男性教师的比例已经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增加的男性教师都可以教授足球。沈灵君园长说:“虽然并不寄希望于培养什么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但我们还是希望有一定足球基础的男性教师进入我们幼儿园,但限于社会情况和编制,这一要求还很难达成。”
    沈园长所言不虚,随着近些年浙江多地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幼儿园对足球教练,尤其是男性足球教练的需求愈发旺盛,但由于社会上的一些偏见,认为男性到幼儿园当老师“没面子”,因此男性老师,男性足球老师一直是幼儿园里的“稀缺品”。另外即使有些幼儿园找到了有足球背景的老师,可能也会受限于编制、教师资格证等问题无法给予其恰当的身份,这又成了浙江幼儿园园长们心中一个难解的困局。
    杭州市校园足球办公室主任王惠民对记者说:“这些年我们尝试给很多足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和幼儿园‘拉纤’,也促成了很多足球专业学生进入基层的幼儿园教学;但仅有我们的工作是不够的,希望教育部门可以在这一问题上出台更多政策,帮助幼儿园解决这一问题。”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