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两地构成中国田径发展助推“双核”

    从2005年到2014年,上海经过努力将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成功打造升级为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北京也在酝酿借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的东风,将2013年起开始举办的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升级为钻石赛。中国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同时唱响田径大戏,无疑将构成助推中国田径发展的“双核”。

上海:十年超越,砺金成钻

    2005年,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首次落户上海,这项被外界看做是为刘翔“量身定做”的赛事,填补了中国商业田径赛的空白,让很少有机会在家门口欣赏到世界高水平田径赛的中国观众大饱眼福。2010年,上海黄金大奖赛成功升级为国际田坛顶级的钻石联赛,并成为全球14座举办城市中仅有的两站亚洲赛事之一。在参加今年的上海站赛事期间,国际田联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对赛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上海站赛事办得非常成功,10年来一直保持了高水平,是国际田联黄金联赛和钻石联赛中很闪亮的一部分。”
    10年来,这项国际田坛顶级赛事扎根上海,不仅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也成为推动中国田径运动普及和提高的重要平台。虽然上海站赛事的核心招牌是刘翔,但10年来超过50名奥运冠军和超过百名世界冠军到上海参赛,让中国观众能够现场感受田径运动的巨大魅力,也让更多的中国运动员有机会参与同世界级田径选手的角逐。对中国田径来说,钻石联赛上海站是中国选手在国际舞台上初显身手的一片天空。它不仅进一步扩大了田径运动在中国的影响,更成为培育田径市场和观众的孵化器。
    10年前,刘翔让大众开始关注田径,让更多的人走进赛场,认识、了解乃至爱上田径之美。十年后的今天,刘翔因伤缺席,但上海站赛事依然越办越红火。正在崛起的中国田径新生力量,使得缺少了刘翔的中国田径诞生出新的亮点和希望。按国际田联规定,钻石联赛参赛者须为该项目赛季排名前20的选手。凭借东道主优势,中国田径虽然有些项目积分不够,但仍能保证每年有32名选手与世界级高手过招。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在这个高水平舞台上获得了与世界名将同场竞技的机会,在收获经验的同时也迅速成长,无论是张培萌、苏炳添、李金哲,还是杨雁盛、谢文骏等,都是在上海的比赛中逐渐崭露头角,走向国际舞台。“这就是上海赛的最大意义”,孙海平说:“10年里,中国田径逐渐涌现出一批有才华的年轻人。现在的中国田径正全面开花,这和钻石联赛坚持举办不无关系,和10年间由比赛不断串联起中国田径与世界水准密不可分。”

北京:借助东风,力争升钻

    明年8月,田径世锦赛将在鸟巢举行,这是北京继2008年奥运会后迎来的又一次体育盛会。作为田径世锦赛的预演和测试,自2013年开始,北京已连续两年在鸟巢举办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旨在积累经验,锻炼队伍,为田径世锦赛的成功举办奠定基础。在努力打造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北京也希望借助田径世锦赛的东风,将田径挑战赛升级为钻石赛,作为世锦赛的遗产保留下来,成为北京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从目前来看,北京申办成功的希望很大,无论从办赛经验、硬件环境还是政府支持力度,北京都没有短板。奥运会和世锦赛将为北京留下办田径大赛的宝贵遗产。同时,北京田径队涌现出三位世界级田坛明星,他们有望成为北京的形象代表,正如当年的刘翔之于上海的意义。
    27岁的短跑选手张培萌,目前是公认的最有希望跑进10秒的黄种短跑运动员;25岁的跳远选手李金哲,最好成绩8米34,曾在去年获得过钻石联赛上海站的冠军,并极有希望成为世锦赛、奥运会的奖牌获得者;23岁的王宇最年轻,他跳高的最好成绩达到2米33,同样具备在大赛中夺取奖牌的实力。这三人个性鲜明、各有脸谱,被媒体冠以“北京三杰”的称号,将为北京站赛事增添自己的特色。
    历经十年发展,上海钻石赛被国际田联誉为亚洲最成功的田径赛事,已成为国内田径赛事的标杆。总局田管中心也希望北京能成功升级为钻石联赛,形成上海、北京南北呼应、双核驱动、共同发展的可喜局面。

双雄争辉,打造中国田径孵化器

    钻石联赛作为世界田坛最高水平职业联赛,是中国希望之星最好的孵化器。一批中国新星以钻石联赛为起点,磨砺成长,破茧而出,成长为中国田径的新生力量。同时,钻石联赛在中国的成功举办带动了一股田径热潮,培育着中国的田径市场从无到有的成长。10年来,钻石联赛帮助中国大众了解田径之美,也培养出了一批中国田径迷。上海站的电视转播收视人数近年来均名列前茅,现场观众人数也连年攀升,每年都吸引超过四万人观战。今年的北京挑战赛也非常火爆,有超过5万人到“鸟巢”观赛。更为可喜的是,十年前,人们关注田径是因为刘翔,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田径比赛,是因为真正懂得这项运动的内在魅力。从只为刘翔喝彩到熟悉每位选手,从胡乱鼓掌,到能配合运动员有节奏地喝彩和安静观赛,这些都反映了高水平田径赛事对于普及田径运动,扩大田径基础、培养田径文化的重要推动作用。
    体育是一种文化。作为运动之母,田径运动是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传统和文化。十年来,钻石联赛上海站正逐渐孕育出属于中国的独特田径文化气息,但田径文化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中国田径需要时间的积淀,也需要更多的品牌赛事,因为要让更多人爱上田径运动,需要时间和耐心。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要发展田径运动,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一群体。为此,近年来,上海和北京两站赛事组委会都积极与大、中小学联动,提供赠票吸引青少年到现场观赛,让田径运动进一步走进校园,使项目普及和提高紧密结合起来。
    上海站赛事历经十年砺金成钻,迎来了中国田径新生代的爆发。如果北京也申钻成功,与上海一道共同助推中国田径发展,将成为中国田径新星的又一个孵化器。但砺金成钻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还有等待和坚持。只要把钻石联赛这样的高水平品牌赛事坚持办下去,田径必然能够在中国深入人心,也必将促进中国田径竞技水平的提高。让我们期待下一个十年能够看到中国田径“百花齐放”的春天。

(平萍  叶珠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