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挥联盟力量 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

    6月27日,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公益联盟在国家体育总局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了盛大的成立仪式。联盟成立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联盟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将如何?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公益联盟新任执行局副主席力航。
    公益联盟的首届主席、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理事长吴齐将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公益联盟未来的主要任务定义为“打造升级版少体校”和“中国体育的希望工程”。
    但何为“升级”?对此,力航解释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少体校是由国家拨地、拨款、组织人员来开展工作的。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但随着社会发展,这种理念越来越显现出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不管怎么说,比起14亿人民来讲,比起几千万的青少年人群来说,它毕竟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所谓的“升级”,就是希望在公益联盟和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让原有的少体校实现“更新换代”,使之以青少年为主体,面向所有人开放。力航表示:“我们希望以后的少体校,不完全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地方,而是比较类似于国外的某些俱乐部。上到80岁的老太太,下到4、5岁的孩子,只要你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愿意练,都可以进来。而这些人中,会有人有天赋,会有人有志向,愿意在这方面表现自己的才能。所以,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这也是进一步拓宽了我们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和选择面。”
    同时,力航也认为,打造“升级版少体校”将有利于突破现有的体校生存困境。他说:“计划经济这么多年,体校名下从地皮,到地皮上的建筑,到人才队伍,到专业技能,这是很大的一块资产,但这块资产却面临着难以经营的局面,怎么办?既然现在有基金会,又有新成立的公益联盟支持,所以当然希望利用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多的去改造一些地方,让这些少体校能够重新焕发活力。”
    力航表示,改造成功的少体校,将更类似于现在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训练基地,“将不再只是为少部分人服务,而是为全社会服务”。力航介绍,从联盟目前的设计上来说,已经计划在每个省市建立至少一个这样的活动中心,“这样算来也会有30多个了。而且目前我国在册的少体校有2800多所,如果真的能够实现把所有少体校都转换成功,这个平台的作用和影响就非常巨大了,对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有莫大好处,还能为老百姓提供健身娱乐的平台,同时也是帮助政府为社会提供了公共服务,对企业来说,更是非常好的一个产品宣传平台。”
    除“升级版少体校”外,吴齐主席还提到了另一个理念——“中国体育的希望工程”。对此,力航也深以为然。在他看来,这项“希望工程”有两个方面的其中之义——一方面通过打造“升级版少体校”,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身心健康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真正践行“中国体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让少体校真正成为中国体育腾飞的“希望之地”。同时,联盟还将加大对地方体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将切实帮助落后地方解决体育设施不足等发展问题。“我们希望像普及教育一样去普及体育。”力航如是说。

(卢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