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国家战略意识 加强工作过程管理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武术是全民健身的主要项目,也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颁发的《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是今后武术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好这样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若干意见》的基础上,认清武术段位制的长远意义,掌握十年规划的推进计划和操作方法。才能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站得高,做得细,保证《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把《十年规划》作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项目做好
    《国家体育总局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关于印发<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总参军训部军事体育训练局、总政宣传部文化体育局,各行业体协,有关体育院校,各厅、司、局,各直属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从社会发展对武术的需求看
    长期以来,武术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在社区、乡镇、学校、企业、机关和军营中都有众多的武术爱好者;中宣部和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增加武术的内容,全国文明办要求将不带器械的中华武术推入少年宫;在有识之士提出的“纽带工程”中,把武术作为凝聚海内外华人的黏合剂;国际体坛把武术运动视为中华文明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奉献,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组织已近150个。面对当代社会对武术的广泛需求,我们常常遇到来自不同方面却几乎一样的问题。例如,武术进学校教什么?将哪些武术项目推进世界体坛?这些,都需要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从博大精深或说是内容繁多的武术种类中,选择出既适宜当今社会需要,又有着较为广泛的流传面和技术特色的项目;还需要从传统项目中,提炼出相对统一的技术标准。此外,还需要解决评价广大习武者武术水平的等级问题。正是在这样广泛的需求下,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作出了制定和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决策。
从《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出台看
    武术段位制,是上世纪末,武术界的同仁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经过几年探索才提出来的。1997年12月30日,国家体委颁布《中国武术段位制》。自1998年开始,“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摸索经验。至2011年,中国武术协会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以已经取得的经验为基础,明确了以加快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武术标准化建设的方针。从编制出版《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统一技术和考试标准;到建立健全段位制规章制度和拟定段位制工作流程,编辑印发《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逐步构建起了段位制技术体系、管理体系、操作体系。从推动武术段位制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和进军营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了武术段位制两级管理、三级办公、层层设点的工作网络。这一系列顺应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的成果,为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指示进行武术发展顶层设计,积累了素材。
    可以说,《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是适应社会需要,顺应改革潮流,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逐步从基层探索进入顶层设计,最终形成武术发展的大政方针,形成武术发展的国家战略。广大武术工作者、武术传承人和爱好者,要树立国家武术发展的战略意识、坚持武术发展的国家战略。
    认识到《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是武术发展的国家战略,首先要求各地各级武术组织的负责人、全体武术从业人员,要以武术发展的国家战略,统一思想、统筹工作,积极参与段位制的组织和推广工作,发挥表率作用。武术教学、训练和竞赛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要带头学习段位制项目,走向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国际去推广武术段位制。
    其次,要处理好普及推广武术段位制与推动其他武术项目发展的关系。目前,对武术运动水平进行评价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种是竞技武术比赛,第二种是传统武术比赛,第三种是段位制考试。在推动武术事业发展的过程中,3种方式都要重视,都要发展。我们提倡通过段位制考试取得段位者,积极参与竞技武术活动,也积极参与传统武术传承。同时,也提倡竞技武术从业人员,传统武术传习群体,考取段位。总之,推广武术段位制是当前武术发展的重点工作,但不是武术发展的全部工作。要统筹兼顾,以重点带动一般,促进武术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三,还要从国家武术发展战略的高度,处理好段位制指定推广项目和其他武术项目的关系。第一批制定的武术段位制技术项目共23项。各地区、各单位可以从中选择适合本地区、本单位开展的项目,增加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在十年规划中,明确指出了国内中小学校的优先推广项目,海外孔子学院指定推广的6个项目,国际武术组织推广的9个项目。作出这样的安排,是基于下面两点考虑。
    一是中国武术具有100多个拳种,不可能齐头并进地向社会推广,甚至向国际推广。齐头并进地推广100多个拳种项目,受众无所适从,不利于有计划地推动武术的普及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武术段位制要求,凡考取三段位和三段位以上段级,必须接受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考试。其中,自选动作,可以是传统武术项目,也可以是竞技武术项目,或者自己编创的武术套路。这一规定,为各类各种武术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各拳种搭上国家推广武术段位制的快车争取快速发展,从而推动武术百花齐放。
    二是传统武术中各拳种和器械的练习方法,由于传习者对技术规格的理解不同,表现的能力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技术样式。作为国家推广项目,不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必须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制定出求同存异的技术标准。统一的技术标准,才能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全球化趋势的推广要求。也只有统一的技术内容和统一的评判标准,才能奠定段位制考试的基础。
    总之,广大武术传习者,应该从国家组织制定、国家发布实施、国家武术战略的高度,携手推动武术段位制国内“六进”,境外“三进”,为《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顺利实施作出贡献。
    二、贯彻落实《十年规划》要加强过程管理
    《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拟订了推广规划的目标,指定了推广的项目,明确了两年试点、五年普及、三年巩固这样一个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推广方案,以及相关的保障措施。规划包括的这些内容,说明了规划目标,要通过两年、再五年、又三年,十年的努力奋斗才能达到。而且,只有按照规划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推广方案,才能逐步完成阶段目标,达到十年推广的总目标。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十年推广过程的过程管理。只有做好了整个过程中的每个局部过程,做好了每个局部过程中的工作细节,才能达到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关于“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要求,也才能最终达到推广工作的预期目标。
    我们可以把推广武术段位制的过程,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基本过程。即:掌握和应用段位制规章过程、建立健全武术段位制工作机构过程、普及段位制技术过程、考试和评定段级过程。
    掌握和应用段位制规章是指导段位制工作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认真通读《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掌握其中辑录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以及对实践工作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通读,才能从完整了解,达到总体掌握。避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防止孤立地看问题,片面地处理问题。这个过程的管理,重在强调学习文件、掌握文件、照章办事,遵守流程。
    建立健全武术段位工作机构是开展段位制工作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要从抓培养工作骨干入手,选好段位制办公室、段位考试点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在设立段位制工作机构时,不能仅仅为了解决有无,要讲求工作实效。这个过程的管理,重在保证专人管办、设立专门机构、建起组织网络。
    普及段位制技术是推广武术段位制的核心工作。武术段位制的参与者,通过习练武术段位制技术,循序渐进地逐步掌握武术技术体系,同时不断增强体质,提高武术技能。这个过程的管理,重在严格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一个武术技术元素逐步递增到多个元素,以及运动量由小到大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和运动训练原则。具体说,就是要学会并练好一个动作,再习练另一个新动作。只有学会一段技术,掌握一段位的单练套路、对打套路和拆招方法,并考得一段位后,才能着手习练二段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学得扎实,练得有效,真正享受到习练武术段位制项目的乐趣和效果。
    考试和评定段级是段位制的主要评价方式。通过考试,可以让考生看到差距,找出不足,从而鞭策自己努力超越自我。通过评定授段,可以让考生获得荣誉,激励其向高一个段级奋进,进入持之以恒的终身习武健身行列。这个过程的管理,重在严格标准、严明法纪,公平、公正地进行考评。
    上述简单举例,说明了在开展段位制工作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过程管理问题。更为重要的希望大家通过这些例子,认识过程管理的重要性,不论开展任何一项工作、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要重视过程,重视过程管理。就贯彻实施《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来说,我们一定要在今明两年做好试点,加强试点过程的管理,探索出有效普及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模式。在随后的五年,应用试点经验,广泛开展普及,加强普及过程的管理,不断扩大普及面,提高普及质量。在其后的三年,通过巩固发展已经取得的普及成果,完善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制定出下一个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  何青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