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少林武术节:小小武术队浓浓中华情

    参加今年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的1800多名选手中,印度尼西亚金光国际学校代表队人数不是最多、水平不是最高,但在赛场内外却总能博得众多的掌声和关注。
    这除了归功于他们最小、最可爱的运动员朱莉叶外,也与他们的中国教练张伟和代表队庞大的后援团不无关系,他们拥有最“强大”的保障阵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包括保姆。
    说起来,金光国际学校代表队的10名运动员都算不上武林高手,他们中最大的也不过10岁、最小的朱莉叶才3岁,很多孩子学武不过两个月,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阵势的比赛。不过,出于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武术的热爱和向往,孩子们在北大附小外派教师张伟的率领下,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保姆的呵护下来到遥远的郑州,登上了国际武术赛场。
    张伟是这支队伍的领队兼教练,今年31岁,毕业于首都体院。长拳运动员出身的他2005年毕业后进入北大附小,当上一名体育教师,去年7月他被派往北大附小合作方——印尼雅加达金光国际学校任教。
    金光国际学校是一个包括从幼儿园到中学多个层次的学校,校方立志于办成一个中英文兼备的国际学校,对中文、中国文化的教育尤其重视。为此,学校特意要求各班级的体育课中划出一节来,由张伟进行武术教学,而为了便于在两个校区间工作,他们又特意招聘了一名武术教练。在印尼,张伟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孩子们学习武术,在业余时间,他又挑选了一些基础不错的孩子组建了一支武术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外出表演。
    此次来郑州的10名运动员虽然都是华裔,但他们对中文的熟悉程度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平常就大多不说中文。不过到了爷爷奶奶那辈儿,则非常希望孩子们能将中文“捡”起来、学习并熟悉中华文化。在这样的期盼中,这些孩子的家长们对下一代学习武术非常支持,为了这次中国之旅,很多孩子是全家出动。
    张伟介绍说,孩子们只是学了武术长拳的初级套路,水平与国内武校孩子相比差距巨大,加上很多孩子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非常紧张,不小心有个失误后,下场就会哭个不停。不过,当他们看到中国武校的那些孩子精彩的表现后,惊讶和钦佩之情常常溢于言表。其实这次来郑州参加少林武术节,张伟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比赛,他更想让孩子们看的是真正武术发源地是什么样子,让他们接触、了解到武术的不同领域、不同项目。而这一点,在登封少林寺参加开幕式时,就已经全部实现了。
    在参加此次武术节活动前,张伟曾带着孩子们参加了北大附小的一个夏令营活动,让他们在北大附小接触了书法、京剧、杂技等多种中国文化,家长们尤其爷爷奶奶们对此特别支持。张伟说,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这种重视和向往除了本身的认同感外,也与中国近些年来飞速的发展分不开,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熟悉中国文化、抓住中国的发展机遇。

蒋亚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