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调结构促提升全国业余训练工作会召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深入开展,促进各级各类体校转型发展,提高青少年训练质量和效益,为竞技体育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主办,山东省体育局承办的2014年全国业余训练工作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
    本次会议是总局青少司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以青少年训练为主题的全国性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青少年训练工作,研讨交流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形势与经验,明确任务与方向,动员各省市、总局各项目中心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青少年训练体制改革,开创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会议对即将颁布的《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进行了动员,并部署相关内容。会上还将针对《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组织学习和研讨。
    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郭建军指出,回顾青少年训练发展历程,分析青少年训练的主要特征,可以看出现阶段各级各类体校在青少年训练中仍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人才培养多元化开始形成,但尚未形成合力。必须要着眼长远,要改革、完善现有的训练体制,大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训练工作。力争实现青少年训练管理理念从政府管理向多元化治理转变;完成训练体系发展策略调整,各级各类体校办学环境优化;形成科学化选材、训练体系,训练效能明显提升;运动员文化教育从体制上得到解决;社会体育组织、企业参与青少年体育训练更加广泛,多渠道、多元化办学、办训、办赛形式展现活力。
    他强调,青少年体育训练是体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青少年训练工作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转方式、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是各级各类体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紧紧抓住机遇,勇于面对挑战,全力推进全国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青少处领导、体校校长、总局奥运项目中心各项目部部长及青少年体育相关专家共百余人参加会议。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副司长王玄主持会议。

(季雪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