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科研宣传工作稳步推进实现突破

    2014年,健身气功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各领域工作都得到了稳步推进。确保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科研工作在这一年实现了突破,助力事业发展的宣传工作也取得了突出成效。

成果喜人 实现突破

    2014年,功法建设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继续推动明目功编创和功效测试工作,目前青少年版和成人版明目功法编创已经成型,且已被列为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科研资助项目,并已与上海、安徽等地积极协调,拟于春节后正式开展测试工作。继续推动健身气功教材编写工作。制定了《健身气功功法鉴别要点》。通过5项7点的文字表述,对鉴别社会健身类气功功法提供了认知标准。同时资助上海体院开展了鉴别标准的课题研究,将对进一步细化鉴别要点提供理论支持。启动了太极养生杖竞赛功法编创工作。启动了健身气功比赛展演音乐制作发行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专门设立了“健身气功精英计划”这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拟用2至3年的时间,对从全国遴选的32名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希冀造就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精、创新意识强、工作作风实的中青年专家队伍,使其成为推动健身气功事业国内外发展的生力军。去年中心共组织了两期全国“健身气功精英计划”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邀请国内最高水平的专家进行授课,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目前“健身气功精英计划”已被纳入总局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与此同时,健身气功调研成果获得进一步转化。在上海体院课题组撰写的《健身气功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调研报告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撰写,并在工作中充分运用。常规课题顺利开展。编撰出版了《健身气功知识荟萃(二)》,翻译并即将出版《健身气功理论培训教程(英文版)》,《健身气功发展史》编写即将完成,筹划编写《健身气功古典文献辑要》。科普宣讲活动持续开展,全年共组织专家赴广东、山东、江苏、云南、贵州等5地开展讲座22场,受众近4000人次。这些科普讲座以练功群众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既解决了群众练功中的疑难问题,也传播了气功健身养生文化。
    在学术交流方面,9月在无锡举办的《健身气功》杂志创刊十周年研讨会,邀请了北京体育大学等3家课题组作了学术报告,邀请历任杂志主编、编委、作者、专家学者、管理干部等代表共计90余人参会并组织了专题讨论。组织了“我与健身气功”全国征文大赛,共征集了来自26个省区市的200余篇参赛作品,经过专家评审,共有55篇作品获奖。成功举办了中国健身气功科学论坛,面向全国征集论文74篇,经专家评审41篇论文获奖。协助组织7月在比利时蒙斯大学举办的首届欧洲健身气功科学论坛。

宣传推进 成效显著

    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解健身气功,是健身气功发展的关键之一。去年,健身气功的宣传工作也取得了突出成效。
    《健身气功》杂志发行量实现增长。去年共出刊6期,文字量达33万字,发行量约16.9万册,比2013年提升39%。设计制作了杂志创刊十周年纪念邮册、评选了“十佳作者”、建立杂志读者俱乐部、在北京2000多个书刊报亭铺点销售、组织专家赴务川和无锡等地开展走基层咨询辅导活动、组织杂志创刊十周年研讨会和征文大赛等活动,杂志工作已逐步开启了走出编辑部办刊的新路子。
    升级《中国体育报》健身气功专版工作。2014年通过分设“新闻动态”、“学海撷英”、“曲黎敏谈养生”等栏目,全年累计报道共26版、刊登136篇文章,全面丰富展现了健身气功最新发展业态、文化内涵和健身理论。与此同时,提升了协会网站服务功能。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和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官方网站,预计将于2015年上半年正式上线。总体来看,在原有网站基础上,新建网站增设了工作管理功能、提升了互动宣传等功能,将成为今后宣传健身气功的主阵地之一。创办了《北京娱乐信报》健身气功专栏。    
    重点活动突出报道,主流媒体声音渐响。2014年围绕中心各项重点活动进行了全面深度宣传报道。由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组成的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报道是2014年开展宣传工作的重点。这既提升了健身气功影响力,也引领示范地方媒体加大宣传。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报道不仅在数量上成倍增长,同时在深度上也有了质的提高。此外,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拍摄的5集《中华气韵》纪录片,目前正在紧张拍摄,预计今年上半年正式播出。12月在云南德宏举办了媒体记者研讨班,总结了2014年宣传工作,谋划了今年宣传策略。与此同时,地方宣传工作日渐起色。通过中心的持续引导和示范作用,各地对宣传工作的认识也逐步有了提高。

(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