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点赞看好“刷医保卡健身”模式
“体育运动是维护生命健康最省钱、最有效的方法,同时有助于长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体育发展新常态下,体育需要更进一步融入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体育与医疗卫生领域的融合发展也被不断提及。对此,十分酷爱体育运动的钟南山很感慨,他说,医疗是从治病的角度出发,体育是从防病的积极角度出发,两者的最终结果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而体育更处在“上游”。
钟南山将当前现行的新医学模式“4P模式”扩展至“5P模式”,他认为体育完全符合“5P模式”。即预防性,对未发生的疾病风险进行提前预防,人们拥有好的体质不会轻易得病;预测性,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果人们不适当锻炼,将会出现哪些身体问题;个体化,个体化医学包括个体化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参与性,每个个体均应对自身健康尽责,全民参与健身,积极参与疾病防控和健康促进;早干预,一旦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肿瘤等,应早发现、早处理。“体育在医疗的基础上更进一层。然而当前体育的防未病功能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家对于科学健身促进健康的意识和重视还远远不够,依旧停留在将体育作为文化的上层建筑来看待,更多的是关注竞技体育,而非健康层面。”钟南山说。
有研究表明,每花费1元钱用于健身,大约可以减少8元钱的医疗支出。这样有益的“8倍功效”,对于国家和个人都很划算。在钟南山看来,医务界甚至更不重视体育的防未病功能,这与整个国家的政策有关。一方面,有些医生由于工作强度大等原因自身身体就不健康,忽视了运动促进健康的功效;另一方面,现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得一些公立医院失去了公益性,医院往往希望病人越多越好、病症越重越好,这样挣的钱就越多。钟南山举例说,广东某医院的一个心脏导管大夫为病人做冠状动脉照影,本来问题不大,但最后给安了五个支架。这些都是由于创收体制造成了医院运营被市场化引导。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进行了“刷医保卡健身”模式的探索,市民可用医保个人账户中余额在指定的健身场所消费。钟南山为此举“点赞”。他说,这个理念是有意义的,是一种进步,是好事。多健身防病是好事,这不仅是“补”,还是“储”,看病是补缺口,而健身是储备,储备是为预防疾病,有一定的积极性。
(李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