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需抓好农村推广促进和谐建设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在农村大力开展健身气功推广普及工作,注册农村站点154个,全区健身气功习练人数达2.5万人。2014年周村区成功承办了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闭幕仪式,全场2200名健身气功爱好者齐唱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会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周村区曾被授予山东省健身气功特色区、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最佳展示奖等荣誉称号,多次被《中国体育报》、《健身气功》杂志等报刊报道。

以组织领导为保障

    周村区始终把推广普及健身气功作为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的重要举措。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全区推广普及工作领导小组,五大班子领导每年都到村级、社区级比赛现场观看展示活动,把开展基层活动提上重要议程。区老年体协和健身气功协会的老同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余热。
    与此同时,加强了农村站点制度建设。将赛事活动划分为注册站点、村(社区)和镇(街道)三级举办,增加了奖励层面和力度,有效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热情。强化经费保障。将健身气功工作经费分别列入区财政预算和体彩、福彩及涉老部门的专项经费支出。同时,结合总局实施的“和谐站点”工程和全区文化惠民工程,对经费困难、但新建站点条件成熟的村(社区),统一配发音响和资料,有效保障了普及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队伍建设为基础

    在农村推广普及健身气功,建立一支精干、热情、有志愿服务精神的骨干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加强老年体协和健身气功协会班子建设。明确区乡镇老体协主席由分管镇长担任,村老体协主席由村主任担任,活动站长由妇女主任担任,实现辖区全覆盖。二是加强农村健身气功指导员队伍建设。2005年以来,共派出112人参加了国家、省、市组织的健身气功学习班,先后举办了30余期农村健身气功指导员培训班。截至目前,已有持证健身气功指导员1088人。三是加强农村健身气功活动骨干培养,同时针对活动站点每年举办3-5次活动。   

以基层站点为依托

    把站点建设作为推广农村健身气功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农村这个主阵地,通过基层培训,开展多样化的站点活动。
    目前周村区村级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占辖区村级站点的90%,其中国家级“和谐站点”95个,成为全市健身气功站点最多的区县。抓培训促提高。每年举办四次农村指导员骨干培训班。根据农村人口多、面积广、农业时间集中的特点,利用每年冬闲时间举办农闲培训班,提高农村群众对科学健身的认知度。利用每年举办全国百城千村交流展示活动的契机,组织乡镇培训班,要求以村为单位组队参加展示,各乡镇每年选拔300名代表参加全区举办的全国百城千村展示活动。在2014年全市农村老年人体育运动会上,北郊镇健身气功代表队获得金奖第一名,东塘村健身气功代表队获得金牌奖。   

以比赛促发展

    首先建立村级比赛奖励制度,规定每年7月为区全民健身节村级比赛月,健身气功设2个比赛项目,给予获奖站点奖品,同时奖励一等奖获奖站点所在村的村长、妇女主任和站长,这项制度实施5年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次建立乡镇、街道级比赛奖励制度。连续八年结合举办全国百城千村交流展示活动暨周村区全民健身节,举办周村区镇、街道健身气功比赛。凡获第一名的镇(街道)评为全民健身模范单位,其他参赛镇(街道)评为先进单位。模范单位奖励书记、镇长、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员,先进单位奖励3人,由区委办和政府办印发表彰通报。
    加大扶持力度,满足多样化健身需求。在农村推广普及健身气功,一定要帮助站点解决实际困难。10年来,先后为各活动站更换了4次音响设备,站点人员参加乡镇和全区大型健身活动的服装、鞋子和器械统一由区、镇共同解决,尽量不给村里财务增加负担。抓典型带动。制定考评标准,从组织领导、经费保障、站点建设、参加人员队伍等方面综合评判,选拔出北郊镇、东塘村作为镇、村两级典型,以点带面促推广。北郊镇是全市老年体育示范镇,全镇50个村全部设立健身气功站点,能组织上千人参加展示。经济开发区东塘村有全国首批健身气功和谐站点,拥有260人的健身队伍,村委每年拿出3万元用于全民健身活动。

以大型活动为载体

    大型活动参与人数多、社会影响大,能够让更多群众了解健身气功。按照“普及中抓提高”的工作方针,先后组织举办全国、省、市、区大型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30余次,自2007年以来连续8年举办全国百城千村交流展示活动。这些年来,从农村站点选拔的优秀队员多次参加了全国、全省各类健身气功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薪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