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动训练招生考试开展反兴奋剂工作
2013年清华大学委托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为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进行兴奋剂检查,结果一位田径选手被查出使用曲他雄酮。这并非个例,近年来,兴奋剂问题开始出现从高水平专业运动员向青少年业余运动员、从竞技体育向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从体育竞赛向学校招生考试使用兴奋剂、从以功利为目的使用兴奋剂向药物依赖和药物滥用发展的苗头。而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青少年使用兴奋剂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最近召开的反兴奋剂检察官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蒋志学表示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蒋志学说,过去我国反兴奋剂工作一直集中在专业体育领域内,这几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反兴奋剂中心一起对青少年反兴奋剂问题进行了研究。今年将在全国278所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考试当中要进行反兴奋剂教育和反兴奋剂的资格准入,全国大约有十多万考生要接受反兴奋剂方面教育,并作出承诺。“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号,就是要反对在一切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要在我们国家进行全面反兴奋剂工作的部署,也是贯彻国务院《反兴奋剂条例》和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管理办法》,进一步拓宽反兴奋剂工作面的重要基础。”
而就在去年,根据国家总局相关通知的要求,反兴奋剂中心对北体大、清华、北大等6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考试实施了兴奋剂检查工作。共计完成尿样检查76例,其中含35例EPO尿检,5例附加尿样。同时针对考生及家长开展了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并对其中3所院校14个项目的450余名考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了反兴奋剂工作问卷调查。工作期间,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及反兴奋剂中心7名中层领导分赴各高校进行监督检查,中心还特别选派了25名经验丰富的兴奋剂检察官执行检查任务,保证了全部工作按要求实施。
蒋志学表示,高校运动训练招生考试的兴奋剂检查和宣传教育活动是反兴奋剂中心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开创性工作。通过在单招考试中实施兴奋剂检查,增加了对兴奋剂违规考生的威慑力,对净化高校体育招生考试风气起到了良好作用。同时,通过在部分院校开展反兴奋剂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也丰富了反兴奋剂工作手段,扩大了反兴奋剂工作的影响,为今后在体育院校及其他高校招生体育考试中开展反兴奋剂工作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在今年举行。反兴奋剂中心针对青运会,即将下发“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反兴奋剂教育资格准入制度实施细则”,明确各方在反兴奋剂教育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加强对于教育效果的评估和管理。此外,还将在赛时针对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和特点开展“寓教于乐”的拓展教育活动,并将积极探索扩大反兴奋剂宣传受众,将受教育群体从运动员扩大到高考体育单招生以及普通的体育爱好者等。
(李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