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条例》看硕果 运动武汉城市之美

    有山、有水、有步道,还有那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的阳光。闲暇之时,骑着单车或步行于城市景观绿道已成为武汉人日渐流行的生活方式。在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过程中,湖北省武汉市牢固树立“创新务实、贴近民生、服务百姓”的理念,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体育公共服务为重点,积极推进全市群众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丰富的运动元素和独有的灵山秀水,让美丽的城市平添几分时尚动感。

升级健身设施 营造健康生活

    在武汉市江夏纸坊生态环山绿道、蔡甸后官湖等健身绿道上,每个周末或节假日都会迎来成百上千的徒步健身爱好者。
    今年“五一”小长假,家住汉阳区的邱娟首次来到蔡甸后官湖参加了半程马拉松赛事活动。邱女士说,以前自行车爱好者们只能在闹市骑行,不仅感觉不痛快,还存在安全隐患。如今发生了大变样,休闲绿道越来越多,沿途的风景越来越美,在绿道上酣畅淋漓地骑行,想想都觉得美。
    绿道的魅力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拥抱自然的便利,还有效结合市政防洪、生态保护、康体运动、低碳交通、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为武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注入新的绿色动力。截至2014年底,武汉市已建设560公里绿道,今年计划新建200公里。
    除了绿道,近年来兴建的“两江四岸”江滩公共体育设施,由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汉阳江涛进一步拓展到硚口、青山、蔡甸、汉南江滩,设有多片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多功能健身广场依水相伴,宛转数十里,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体育休闲示范带。
    如今,在武汉,无论身处城市的高楼大厦间,还是乡镇社区,只要你热爱运动,都可以在附近找到合适的运动场所,让运动的脚步停不下来。

健身教练就在市民身边

    体育场地变化升级,让喜爱骑行的邱娟成为健身达人。但体育锻炼都是自己练,朋友们在一起也只是按各自的经验相互提醒。有时不仅没有“健身”,反而还“伤身”,这也一度成为邱娟的苦恼,她非常盼望有“健身教练”进行科学指导。没想到,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它是建在社区里的健身房,同时也是社区居民身边的运动顾问。在邱娟家附近,拥有武汉首家“江城健身e家”,其中有跑步机、功率自行车等锻炼人体各部位力量及柔韧性的10多套健身器械。人们可以每天在健身器械上运动,运动量和热量消耗数据通过用手机刷二维码的方式直接上传到网上的健康档案中;还可以定期进行体质和运动能力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后,会得到专家给出的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建议。检测后,拿到一份包含健身注意事项、不适合进行哪些运动项目等在内的个人“运动处方”,每天健身只需花1元钱,非常便捷实惠。
    武汉市体育局局长王沈顺告诉记者,作为科学健身示范研究试点城市,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专业团队经营”的模式,今年,武汉将建成8个“江城健身e家”,打造集“运动健身、体质测试、健康管理、健身活动、宣传培训”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社区体育服务中心。
    同时还将大力推进“数字群体”建设,通过武汉市全民健身(江城健身e家)网站,建成武汉市国民体质常态监测大数据库、10000个市民测试健康档案基础数据库,绘制武汉市全民健身电子地图,通过网络和微信等,加强与市民的沟通交流,为群众健身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赛事为城市打开一扇窗

    如果不是去年在武汉网球公开赛上成为一名球童,实现了在赛场上与网球巨星们近距离接触,王程鹏仍然是武汉市东湖中学的一名普通高中生,边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边梦想着有一天能真正站在国际网球赛场上。
    今年,王程鹏与熊新晨、郭浩航、袁雪琦四人获得了这难能可贵的机会。他们于5月14日出发奔赴举世闻名的法网举办地、位于巴黎近郊的罗兰·加洛斯,与法国球童一道为法网赛事进行服务,度过充满挑战且激动人心的24天。
    从2014年起,武汉将连续15年打造继北京中网、上海大师赛后,国内最高级别的网球赛事——武汉网球公开赛。从去年正式开启后,共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99名运动参加,75000名观众现场观看,共同见证体育盛事下武汉与世界文明的不断沟通与融合。
    除了武汉市网球公开赛外,武汉已经培育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一年一度的国际渡江节、国际赛马节、武汉木兰登山节暨全国登山大会等都是武汉坚持多年的传统赛事。在2014年里,武汉举办了世界名校赛艇挑战赛、国际风筝邀请赛、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等一系列高水平体育赛事;市各类体育单项协会举办了近百场次的大型体育赛事活动。这些赛事一方面可以让更多市民去感受甚至亲身参与不同的体育项目,另一方面,也是武汉展现自身形象的一扇窗。

邹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