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分站公开赛的模式惠及众多习练者

    2015年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呼和浩特站)比赛期间,赛事仲裁委员会主任、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栗胜夫认为,太极拳公开赛这样的比赛形式增加了比赛频次、扩大了覆盖地域,惠及了众多习练者,达到了推广普及促进的目的。
    栗胜夫说,太极拳非常了不起,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产物。中国古代先贤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学说,创造发明了这样一种阴阳互济的运动。他说,真正练太极拳的人、懂太极拳的人、练到深处的武术人都能感觉到太极拳的奥妙。他认为,虽然太极拳表面柔和,但实际上绵里藏针,既健身又防身,其中的攻防含义特别科学。“太极拳表面上看很柔,似乎只是一种健身方法,但实际上它内含的技击原理都是擒拿动作,越学、越深入会越感觉到里面的学问之深、奥妙之深,你会情不自禁感觉到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
    栗胜夫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要求文武兼备,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刚柔相济,而这也正是太极拳所讲究的,也正是我们的民族性格——中国人讲礼仪、爱好和平,但也是不畏强暴的。“太极拳很能体现中国人的性格,它既强身又防身。从技击的角度讲它是后发制人、以静制动。”明代大儒家黄宗羲赞扬内家拳时说,“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非遇甚困则不发”。太极拳就是这样,它反映了中国人爱和平、爱礼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犯人。这样的一种特色。
    太极拳经过300多年历史的发展,到今天发展速度更快了,目前已经产生陈、杨、吴、武、孙、和等各个门派。栗胜夫说,由于太极拳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因此习练人群巨大,“可以说,习练太极拳的人口是其他任何拳种都无法进行比肩的。太极拳的习练人口最多、团体最大,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国内,在国外也是如此。在外国人的眼中,太极拳看上去很文明、练起来很方便,健身作用又很明显。”
    由于习练太极拳的人多了,近些年来全国每年的太极拳赛事参加的人也很多。栗胜夫介绍,目前我国的武术项目按社会武术、传统武术、竞技武术等类别进行划分,太极拳属于传统武术领域,通常一搞比赛就是1000多人参加,甚至有些太极拳年度赛事会有几千人参加,为赛事组织和管理带来不少的难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进行了赛事的改良和改革,为符合大众对武术赛事的需求,中心增加了赛事的次数,以分站的形式进行,例如今年的太极拳公开赛就从徐州开始、并在呼和浩特、萧山、温县等多个地区进行。
    栗胜夫认为,这样的分站公开赛形式增加了比赛频次、扩大了覆盖地域,使各地的庞大的太极拳爱好者人群都有机会参加。他说,这是一种与时俱进,是针对项目特点和人群特点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解决了过去一项比赛太多人参加、持续多日,给各方造成很大压力的问题。他认为,这样就惠及了众多的练习者,达到了推广普及促进的目的,“分站赛的模式非常科学,对太极拳项目的推动作用也非常明显。”

(蒋亚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