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体育学院:重走丝绸路 难舍陇原情

    7月9日至18日,在广阔的陇原大地上,活跃着一支充满青春气息的大学生团队,他们时而走进社区,时而来到广场,时而前往部队,时而进入校园,为当地的居民、学生、解放军官兵献上一场精彩的体育艺术展演,他们就是来自西安体育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的志愿者们。
    7月9日,以"“扬丝路文化,传播体育精神”为主旨的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暨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志愿者下基层公益活动”正式启动,9支服务队共计75名志愿者从学院统一集合出发,分赴甘肃省庆阳市、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渭南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分别开展体育艺术展演、国民体质检测、普通话推广、体育法规宣传、体育课题调研和足球支教等项目。本次活动是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和西安体育学院共同发起,响应共青团中央提出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标的公益活动。
    此次活动得到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高教团工委和西安体育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在启动仪式上,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徐永胜、陕西省高教团工委副调研员魏星和西安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吴长龄等领导分别为志愿者服务队授旗。
    7月10日,赴甘肃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艺术团在甘肃省庆阳市武警消防支队营区里开始了首场演出。同学们用自编自导的11个节目为消防官兵们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此后,大学生艺术团的志愿者们又先后赴庆阳市合水县、兰州市七里河区魏岭乡龙池村、兰州市市民广场、兰州市榆中县陇顺小区、武威市惠民小区、武威市第六中学和兰州空军某部训练旅进行演出,期间行程达近两千公里,演出10余场,平均每天演出2场,观看群众达5000余人。
    全民健身服务队先后在庆阳市健身广场、合水县中心广场、兰州市市民广场为健身爱好者进行大众健身操培训,累计培训1500余人,发放全民健身手册3000余份;课题调研服务队发放调查问卷700余份。同时,社会实践服务队先后为兰州市七里河区魏岭乡龙池村、兰州空军某部训练旅、武威市第六中学捐赠近万元的体育器材,并与武威市第六中学建立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过程中,为了使志愿者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特意安排了拯救民勤沙漠——志愿者青春季植树行动、走进企业——参观现代化啤酒生产过程、走进农场——参观金帆农业科技园。在丰富社会实践内容的同时,充实了志愿者的生活。
    在延安吴起县,志愿者们来到庙沟乡,有序地为当地群众进行身体指标体质检测,并将如何进行自我预防、如何科学运动的基本常识传授给老乡们。在吴起县胜利广场,同学们向在场群众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并带领群众练习传统养生八段锦,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为人民服务。
    志愿者们的精彩演出得到了观看群众的高度评价。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魏岭乡龙池村,老乡们对同学们的表演纷纷竖起大拇指,说从来没有想到可以如此近距离的欣赏高水平的艺术节目,他们不断用掌声、叫好声为演员们喝彩,更是在演出结束后送来成筐的新鲜水果感谢志愿者们。
    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站站长刘芳激动地说:“今天在现场看到我们同学带来的体育舞蹈表演,十分感动。这里的场地条件并不适合体育舞蹈演出,但是同学仍然十分投入地完成了节目,我长期关注体育舞蹈项目,深知此间的不易。同学们的付出是对在场乡亲们的热爱,我们要把掌声送给可爱的志愿者们。”
    兰州空军某部训练旅政治部邹主任说:“演出十分精彩,节目编排非常紧凑。说实话,在演出开始前我没有想到体育学院的同学如此的多才多艺,能够将体育专业特色与艺术表演结合的这般自如,我们的战士们很喜欢今天的节目,希望你们今后多来我们这里表演。”
    志愿者们在演出的同时也取得着收获。公共管理专业2012级学生邵文亮:“这次来到农村演出,让我了解到目前农村人民需要什么,而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又该做些什么,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都会有很好的帮助。”播音与主持专业2013级学生李瑶昕:“我是第一次来到农村,来到这里的感觉和平时在书上、课本上看到的农村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觉得通过我们的表演,可以让我们大学生更加的接地气,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国情,也有助于我们自身合理的规划人生与自我定位。”
    为期11天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经验、收获了美誉。一路走来,同学们脸晒黑了,身材瘦了,嗓子哑了,但不变的是年轻人身上的朝气和活力,他们用自身的努力和汗水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体育强国梦”。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