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职业健身教练专业大会在京举行
10月23日至25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的“2015 I-FIT中国国家职业健身教练专业大会”在北京举行。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王钧、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金华省,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健身行业管理人员、健身教练、嘉宾等300余人共聚一堂,共同参与本次大会。
关注热点 开拓创新
据介绍,“中国国家职业健身教练专业大会”是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于2010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大会在秉承公益性、服务性、实用性宗旨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旨在为从事健身教练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国家层面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提高国家职业健身教练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成为国内最高级别的职业健身教练专业大会。
“2015中国国家职业健身教练专业大会”在继续关注中国健身行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为健身教练提供学习与交流平台的同时,持续推进以健身教练为核心的健身行业人才培养,引导健身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本次“中国国家职业健身教练专业大会”共分高峰论坛、专业培训、精英挑战赛三个单元。
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金华省表示,健身教练是健身产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体育总局自2008年推行健身教练职业资格工作以来,目前全国已有2.1万余人获得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高峰论坛 探究发展
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委托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开展的首次针对健身教练和健身人群的细分研究《2015中国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报告》在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报告从多个维度全面展示健身人群特征和服务需求趋势、洞察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现状,以及健身教练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发展路径的规划等一系列切实问题,并首次建立健身教练职业信心指数。
首都体育学院校长、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钟秉枢教授、体育评论员于嘉,分别就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互联网+”下的健身行业新业态作了关于《休闲观念转变与健身产业发展》、《健身新产业时代:观察与评论》的主题演讲报告。总局群体司组织建设处处长杨光宇,奥运冠军陈一冰,相关体育健身行业嘉宾王成、张霖、张路平等人,就健身业的变革与未来展开深度对话,探讨新产业环境下,随着健身O2O产品等新力量的进入,对传统健身行业中俱乐部、健身教练、会员原有结构与互动模式的深刻影响。
比赛培训 促进交流
本次精英挑战赛环节,分为个人挑战赛和团体挑战赛两个部分。其中个人挑战赛包含攀爬机、壶铃硬拉、固定自行车、沙袋置高、障碍跑等5项内容。而团体挑战赛包含团体体能、团体合作与团队展示。
此外,本次健身大会还设置了专业培训环节,该环节邀请到了澳大利亚、中华台北以及国内的众多培训导师,通过健身器具的应用、矫正训练、健身运动伤害与防护等多项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职业健身教练量身定做一个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专业性学习发展平台。
来自辽宁省的退役运动员吴姣,已从事了两年的健身教练工作,此次是她第一次参加“中国国家职业健身教练专业大会”。在谈到参与此次活动的感受时,她表示,此次健身教练专业大会不论是在大会的内容上,还是竞赛环节都非常务实且富有新意。
据悉,多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一直高度重视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职业健身教练的专业技能水平及人才队伍建设,对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意义。
(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