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条例》看硕果 运动休闲成银川新时尚
正值冬季,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随处可见的白杨,其光秃笔直的树干耸入云霄,金黄色的落叶厚厚铺了一地,晨练的人踩着软软的落叶走步、跑步,三三两两聊天。中山公园里传来“嗡嗡嗡”的声音,这声音分明就是从公园的空竹站点里传来。一块不大的绿色硬化空地,五六个人正玩得兴起。
79岁的任森在这里锻炼已有十年,十年里这块儿地方从雨天打滑有泥浆,晴天锻炼尘飞扬,到土地得到绿色硬化整洁平整,旁边有座椅,还有可供锻炼者挂衣服的铁架子,任森和其他空竹爱好者对此已觉满足,并十分感激。任森说:“银川的健身环境是越来越好了,各种类型的比赛也多了不少,我们可看可学可玩的也多了。”
银川高山大川交汇,沙漠绿洲相依,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多元的历史文化和移民文化在这里水乳交融,为打造运动休闲城市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土壤。银川市体育旅游局局长朵永毅说,把银川打造成运动休闲城市,让运动成为银川新时尚,是银川市一直努力在做的事,“相约塞上,饮马长河”就是银川市运动休闲城市的总体形象。
集中资源塑造银川特色
银川市以山-水-沙为主体的自然背景,以西夏文化和回乡风情为主体的文化特色,突出银川运动休闲产品的西部特色、塞上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构建贺兰山运动休闲特区、百里动感黄河运动带、宁东荒漠户外运动示范区和都市运动休闲集聚区等四大板块,形成银川运动休闲四大特色品牌。
目前,以镇北堡影视城、西夏王陵、苏峪口森林公园等为核心的贺兰山东麓,以黄沙古渡、西夏王城、长河湾国际休闲度假中心为核心的黄河金岸,以阅海湿地、鸣翠湖、爱伊河为核心的都市旅游基本成型,是发展运动休闲城市的重要支撑。以贺兰山体育场、银川体育馆、览山公园等为代表的运动休闲基础设施构架基本完备。以中国银川国际摩托旅游节、国际运动风筝邀请大赛、冰上龙舟等为代表的一批活动和赛事取得较大影响。
面对本地居民和游客需求,银川分别按季节、空间、运动类型等特征划分,构建了一个立体化、全方位、全天候、多样化的运动休闲产品体系。银川近期重点发展垂钓休闲、登山运动、轮滑运动、体育舞蹈、民族体育等十一类运动,重点开发飞跃贺兰、飞跃黄河、飞跃大漠和都市健身等四大类休闲运动。朵永毅说:“运动休闲已有初步发展,绿色生态、动感活力的运动休闲城市格局已粗具雏形。”
“三横四纵”
造城市运动休闲经络系统
“三横”指贺兰山路、北京路、黄河路运动休闲绿道。“四纵”指G110、爱伊河、唐徕渠、文昌街运动休闲绿道。“十二五”期间,银川优先建设“四纵”骨架,后期在此基础上大力建设连接各街区和社区的次级运动休闲绿道,最终实现总长千里的运动休闲绿道。
贺兰山下,国道110线两侧的绿化带中,两条总长90公里的自行车绿道随着地势起伏蜿蜒至远方,中途经银川镇北堡镇、镇北堡西部影城、高家闸、西夏陵,终点止于闽宁镇北。据银川市自行车运动协会负责人介绍,随着自行车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骑行大家庭中,骑友自发组织的自行车俱乐部就有10多家,很多市民盼望能有一条自行车骑行专用道。“自行车骑行道的修建让骑行爱好者多了一个好去处,这对银川打造‘休闲城市’也有所帮助”。
据悉,像G110一样的绿道系统建设结合银川每条绿道的发展主题,配植不同的植物树木,营造不同主题景观,在所有的运动休闲绿道沿线设置人性化的运动休闲设施、换乘设施和休憩设施。其中遍布银川市有大小渠道500多条,全长322公里唐徕渠,经过装点绿化设置俨然成了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还有可见“长河落日”的黄河金岸,更是赏景健身合二为一。
休闲绿道统一银川市运动交通标识系统和绿道沿线驿站系统,采取地图式管理方式,构建银川无障碍运动休闲绿道系统。朵永毅说:“千里运动休闲绿道的建设,要求各具鲜明特色且功能丰富,把运动休闲功能融入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中,让交通网络既要承担交通功能,更要承担运动休闲功能。”
(李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