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人棋事:忆一位中国国际象棋事业的功臣

    12月23日,很多人冒着凛冽的寒风,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北京八宝山公墓送别四天前因病去世的中国国际象棋事业的功臣孙连治。在送别的人群中,有多位国际象棋界知名人士,他们是国家体育总局棋牌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象棋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两位世界棋后谢军和许昱华,总局棋牌中心国际象棋部新任主任田红卫,还有两位已是耄耋老人的国际象棋元老王品璋和徐家亮。
    孙连治出生于1939年,早在上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上个世纪70年代在原国家体委棋类处工作,负责全国棋类工作,对全国棋类项目的全面发展作出了贡献,从1970年代末开始长期抓国际象棋项目,1980年中国国际象棋女队第一次参加奥赛就获得了第五名,两年后,刘适兰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位女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1986年,孙连治具体筹建国际象棋国家集训队在北京进行长期集训,在队伍的管理和后勤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谢军1991年夺得世界冠军奠定了坚实基础。1998年,他作为领队带领中国女队首次夺得奥赛冠军。
叶江川:他为女队奥赛夺冠醉倒
    送别会结束,叶江川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孙老师当年在中国国际象棋起步阶段凭借出色的综合工作能力凝聚了包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友人陈振南和李成智在内的各方面力量,为中国国际象棋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为了实现中国女队奥赛夺冠的目标,孙连治一直做着积极的努力。1998年俄罗斯埃利斯塔奥赛,孙老师作为领队带队征战,中国女队首次夺得了奥赛冠军。当时孙老师非常兴奋,在草地上与教练和队员们一起喝酒、唱歌、跳舞庆祝胜利,最后他自己醉倒在草地上。身为教练兼队员的叶江川看到后与其他队员一起把孙老师抬回房间。
    叶江川指着书架说,下面的柜子里存放着很多当年孙老师整理的中国国际象棋历史资料,其中多年的大事记都是他当年组织人员编写的。孙老师工作非常细致,很有条理,“我本人也学到了他的很多工作方式和作风”。
谢军:他是家长式的好领导
    在送别仪式上,身为首都体院副校长的谢军红着眼睛手捧一束白色鲜花送别孙连治。她说,孙老师已经病了几年,虽然自己对他的去世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感到格外伤心。谢军说,自己1986年进入国家集训队时还是个小孩子,当时就知道孙老师就是自己的直接领导。然而她对这位领导似乎没有陌生感,因为孙老师总是对自己和其他队员笑眯眯的,和蔼可亲。她说,自己感觉孙老师从不会板着面孔训人,对待所有队员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是家长式的好领导,中国国际象棋事业能够有今天的辉煌绝对有孙老师的功劳”,谢军说。
刘适兰:他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人
    刘适兰早在30多年前成为女子特级大师,为中国乃至亚洲国际象棋创造了历史。如今,当年的这位女子特级大师已经担任深圳棋院院长。作为中国国际象棋第一代国家女队员,刘适兰习惯称呼孙连治为孙领队。惊悉孙领队病逝,刘适兰难过得一夜未眠。她说,“孙领队人太好了,他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人”。
    刘适兰讲述,当年国家集训队开始集训时,队员们从全国各地坐火车来到北京,孙连治总是骑自行车到火车站接队员,把队员带的行李放在车座后面推着。每到周末,他会把队员们召集到自己家中让爱人做饭给队员们改善伙食。刘适兰清楚地记得,当年在孙领队家中吃到的有赛螃蟹、肉皮冻、黄花鱼等,“虽然现在看起来都是家常菜,但在当年可是美味佳肴。到他家里一看那么简朴,我甚至都想,都是我们当年把他们家吃穷了”。
    “孙领队对待队员一视同仁,不图回报,队员有了成绩,他总是躲得远远的,他做工作总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在我看来他就是真正的优秀党员”,刘适兰说。
安艳凤:遇到这样的领导真是荣幸
    作为中国国际象棋女队第一批女队员,担任山西省体育局棋牌中心副主任的安艳凤对孙连治的感情很深厚。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她几次哽咽。她说,自己当年进入国家集训队收获的个人成长和取得的成绩都与孙领队的培育和帮助分不开,所以自己一直对孙领队格外敬重,心怀感恩,“遇到这么好的领导和长者,我感觉特别荣幸”。她说,孙领队平易近人,一点儿都没有领导架子,在他面前,自己敢于说真话。到了北京参加集训总是经常到他家里吃饭,感觉就像走亲戚一样。
    孙领队带队伍外出参赛很有策略,总是尽量为队员们减压,让大家都下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他的淳朴、热情、真诚和善良都使我受益良多,”安艳凤说。

(陈君  葛会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