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恋上冰雪——滑冰唤起美好回忆

 电影《老炮儿》的热映,让不少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陷入了回忆之中,尤其是电影里六爷在后海滑冰的场景,更是让他们追忆起了似水年华。
    在北京土生土长的汪钰民,与电影中的六爷是同龄人,年轻时冬季滑冰的情景始终历历在目。汪钰民告诉记者,在他年轻的时候,除了在什刹海、玉渊潭、颐和园等经营性冰场滑冰,还有不少人选择在护城河之类的“野冰”上滑,选择“野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不花钱,二是不受时间限制。
    汪钰民说:“那会儿我们滑冰,一抬眼先看这个人的硬件装备如何。硬件装备好的人,主要是部队或者大院子弟等,穿一件将校呢的大衣,配一顶羊剪绒的帽子,脚底下再踩着一双‘黑龙’牌的冰鞋,滑冰的时候大衣扣不能系,要敞着怀,一滑起来那叫一个潇洒。而硬件装备一般的人,那穿得就五花八门了,一件大棉袄,一顶栽绒的帽子,脚下穿的则是租来或是二手的冰鞋,还有一些手巧的人,则用木板加钢筋制成简易的冰鞋拴在鞋上滑。”
    如果说穿着只是外在的话,那么滑冰的技巧才是硬道理。在冰场上滑冰,也会分成各种圈子,滑得好的在一起,滑的一般的在一起,如果要是技术不行,跑到高水平的圈子里,那就只有被人嘲笑的份儿了。而滑冰技术高的人在滑过几圈之后,如果周围围观的人多起来,高手往往还会用“泚冰”的动作显示自己水平的高超。而所谓“泚冰”,汪钰民说:“泚冰就是在急停的时候身体向侧面倾斜,一只脚朝前外展用冰刀推冰,从而掀起冰碴。倘若要是两个高手遇到一起对着泚冰,往往会得到围观者的一阵欢呼。”
    从小学就开始滑冰的汪钰民现在已经滑冰几十年了,谈及滑冰他表示,小时候滑冰主要是因为可玩的东西比较少,每天放学过后写完作业,滑冰可能是冬季里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滑冰对于他来说,既是一项健身活动,同时也是对于年少时无忧无虑生活的一种回忆。
    现在,除了冬季能到室外的正规冰场滑冰以外,各种室内冰场也都比比皆是。可是,对于汪钰民来说,每到冬季时不常的带着自己心爱的冰鞋来到正规的室外冰场,滑两个小时的冰,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再去喝一碗豆汁,几十年来一直如常,而这一切似乎更是对年少时的一种追忆,一直都未曾改变。

(王灿)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