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员职业发展和保障工作发展现状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2014年国际奥委会发布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开启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大幕,国际奥委会更加重视运动员的主体性,加大对赛场内外运动员的职业发展保障。近年来,成立了运动员陪同人员委员会,更加关注运动员体育伦理、道德素养、权益保障;运动员委员会持续开发了多种形式的运动员职业发展课程,提供全方位日常服务。

管家 园丁 红娘
   

  在中国,运动员同样被视为体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特殊人才群体,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这一理念,贯穿着体育事业发展全过程。广大中国体育工作者以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为目标,为运动员职业发展制定政策、为他们提高职业素养提供培训、顺利他们实现职业转换搭建平台这三方面视为神圣职责,并定位为当好“管家、园丁和红娘”。
    2012年,中国国务院召开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对强化运动员职业发展支持系统提出了以下要求,“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不仅仅表现为竞技赛场上取得优胜,还应体现在竞技体育的主体——运动员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权益得到系统保障、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人生幸福平安,体现在体育事业的成就与广大运动员个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这也成为美好愿景。
    在中国,促进运动员职业发展的政策包罗万象,从物质保障、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到救济救助,再到教育资助、就学指导、职业辅导、就业服务等,是一个从物质到发展,从生存层面的基础保障到满足运动员更好发展需要的发展补偿,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其中,中国政府予以运动员群体职业转换方面最重要的政策有以下四个:第一,运动员职业发展和保障属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组成部分;第二,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享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等发展机会;第三,停训后的运动员可以享受至少1年的职业转换过渡期;第四,政府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进行安置,他们可以享受一次性退役费;而自主择业的运动员可以享受享受一次性经济补偿。

常青树非流星雨
   

  运动员在役期间的职业发展程度,是由体育组织提供的各类训练、教育、培训、管理和服务措施和运动员的个人努力所决定的,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其退役后的职业转换水平。为此,中国的各类体育组织,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等都在采取积极的行动措施。例如:编制各类运动员职业发展读本,引导运动员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创新思维模式、增强心理优势、优化人际交往、培育职业道德,这样运动员就可以专心投入训练和比赛,取得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成为体坛“常青树”,而不是短暂的“流星”。
    组建专门的指导团队,帮助运动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拥有500多名职业指导师,还有40多位运动员职业发展顾问,他们不仅仅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技能服务,还有陪伴运动员成长和答疑解惑的作用。
    对于面临职业转换的运动员,会提供贴心的就业指导。建立了体育职业信息网站,为运动员提供就业信息服务;还和企业、高校等搭建就业实习合作平台,让运动员们可以在告别赛场后进入职场接受短期的“训练”,让他们在封闭的运动场和赛场之外更加了解社会,也让社会更加了解他们,不再有对运动员群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偏见,让他们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坚韧不拔的职业精神成为投入另一个职场的优势。
    对于那些有明确转型意向的运动员,体育组织会提供相应的转型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包含转型为教练员、教师、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康复师、拓展师、体育经纪人等。有了这些专业的培训班,退役后的运动员将更容易找到工作和适应岗位。
    运动员职业发展和保障可以说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支专门的队伍,需要对内对外、对运动员群体、对教练员和管理队伍、对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合力。2010年,体育总局人事司成立了运动员保障处,专门负责指导运动员职业发展和保障体系建设,在国家层面,还有体育总局人力中心、基金中心等机构负责开展日常工作;在地方,是由体育局的人事部门和各类运动员保障专业机构来负责这些工作的。有些退役的运动员还成立了专门的慈善或公益组织,来帮助运动员。体操冠军李宁和国际奥委会委员短道速滑冠军杨扬就分别发起成立了“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和“冠军基金”。在此过程中,各类运动项目协会的作用还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

小众群体 巨大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和中国奥委会对于国际奥委会运动员职业发展等项目的参与力度也不断加大。近几年来,引进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职业发展项目,开始于2014年开始参与《运动员工具包》的汉化工作,并提交了2015年的中文版本。为让更多使用中文的运动员能够及时享受视频课程服务,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中国奥委会正在为“运动员职业发展通道”课程制作中文字幕。还利用国际体育职业大会和运动员职业发展项目论坛等平台,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宣传中国做法。
    2015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中国奥委会为中国运动员创设了一个专题网站,命名为“中国运动员职业发展·驿”,在这个大家庭里开辟了“发布厅、会课室、足迹墙、博览汇、服务窗”等频道栏目,运动员们可以在不同的空间里找到所需;同步开设了中国运动员职业发展微信平台,运动员们可以从手机客户端直接进入网站和信息频道,让这些服务随时随地陪伴左右。在这个网站的“足迹墙”里,记录了不少老运动员们的事迹,让他们给运动员群体做榜样,讲故事。不但将这些不断追逐“中国梦、体育梦、我的梦”的运动员的故事放在网站、微信里,还组织现场展播活动,在报纸上开辟专栏进行宣传,希望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感染运动员和体育人,更让他们成为更多的青少年实现梦想的“偶像”,向社会传输正能量,沟通建设“健康中国”,这也是“中国梦”的组成。
    今年3月底,网站将正式改版“会课室”,为运动员建设自我管理和职业发展辅助课程的重要平台。在这个频道里,将推广国际奥委会的相关课程,还根据中国运动员的实际,编制了中国运动员职业发展的读本和课程。4月初,将召开全国运动员保障会议,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机制。5月,计划赴瑞士参加国际体育职业大会,并将参加展览。今年秋季,还将邀请国际奥委会运动员职业发展项目的同事来华培训中国的工作队伍。
    体育是以人为本的事业,具有强烈的国际化色彩,运动员群体的职业发展同样如此。多年来,中国运动员职业发展和保障体系的构建,既有中国特色,也有世界视野。运动员群体在全世界来说是很小众的,但这个小群体的影响却是巨大而不可估量的。运动员职业发展和保障工作已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和各国发展竞技体育的一项大事业。做好运动员群体职业发展和保障工作,需要国际奥委会、各国政府和体育组织共同努力探索,对此,仍然任重道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