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细腰真的好吗?
最近“A4腰”开始流行于网上,有一种说法,比A4纸还要窄的小蛮腰被称为“A4腰”,所以,只要腰的宽度小于21cm,都可以称之为“A4腰”。自信的网友们纷纷晒出了自己的“A4腰”,可是这种“A4腰”的标准真的适用所有人吗?追求“A4”标准健康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运动营养专家郭建军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腰并非越细越好
郭建军介绍,如果是女性,腰臀比例大约在0.75-0.85之间;如果是男性,这一比例大约在0.78—0.85之间。不过他也表示,这个标准不具有个性化,因为每个人身体骨骼高矮都不一样,腰围当然不能一概而论,除了腰臀比,还应该参考其他关联比值。他说:“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腰细,而要和自己比,自己健康时腰围什么样,瘦的时候腰围如何,还是应该自己多测腰围记录下来,控制住腰围不增长,不要盯着一个标准过度要求自己。”
控制腰围对预防慢病意义更大
郭建军表示,之所以说腰围与慢性病有关联,主要因为腰部脂肪跟四肢脂肪不一样,“腰部脂肪堆积一个是胰岛素介导的脂肪,一个是工作压力大所致的激素分泌造成的脂肪,而四肢的脂肪堆积可能更多与能量过剩,雌激素分泌有密切关系。所以体形和潜在的健康风险是有密切联系,如果腰部的脂肪过多,相应的患心脏类疾病和糖尿病的可能性就会比那些脂肪主要集中在臀部周围的人要大很多。”郭建军建议大家平时应该关注监测腰围,像养成测体重的习惯一样,平时晨起空腹测一下腰围,记录下来,观察变化,加强注意控制腰围增长,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运动减肥和运动减腹不同
一般减肥,都说腰最难减,为了控制腰围增长,不少人采用节食或运动的方式,怎么样才是有效方式呢?“首先要搞清楚,运动减肥和运动减腹部不能等同,平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运动节食减肥,结果四肢瘦下去了,但腹部还是肥胖,这就是运动方式不对。”郭建军说,“腹部肥胖本身是一种病,病因是由于胰岛素不管用了,治疗它最有效的方式是高强度间歇性运动。”
对此,郭建军建议,进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每周不超过三次,比如百米冲刺跑、快速游泳、跳绳、快速爬楼梯等等,十几秒的休息时间,循环10次,达到最大心率的90%或者95%,再搭配大肌肉群力量训练效果更好。同时运动也要搭配合理的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少油少糖,可吃一些蛋白粉。同时,郭建军也提醒,运动时一定要充分热身,预防运动损伤,注意循序渐进有计划地逐渐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