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出力服务出彩广西运动员保障成果显著

  3月26至3月29日,由广西体育人力资源开发和保障中心组织的“广西优秀运动队及基层体校管理人员创新管理培训班”在南宁举办。来自广西各市、县基层体校校长,广西体育局直属单位分管人事及分管运动员保障工作的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等12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
  培训班邀请了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讲授了“新时期运动员保障政策与职业发展”、“国际奥委会运动员职业项目”、“基金会运动员保障工作”等,还邀请了首都体育学院、什刹海体校等单位的学者、一线优秀管理专家讲授了“新形势下运动队和体校管理心理辅导”、“赛事管理与策划”、“运动队管理实务”等课程。

管理手段不再“涛声依旧”

  广西体育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这是创新开展运动队管理的现实需要。广西竞技体育在上世纪80年代有过辉煌的岁月,在运动队管理、训练精神培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具有广西特色的优良传统。然而,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广西优秀运动队各基层体育运动学校仍然存在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手段单一、管理纪律松散等问题,有的甚至不知道怎么管。例如对于长期跟队的领队曾被人认为无非就是“买火车票、领餐券和跑跑腿的办事员”角色,而有的管理人员则习惯于按部就班,运动队管理抓了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
  “培训班注重以优秀运动队和基层体校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为导向,从提升管理人员创新管理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紧扣当前广西体育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主题。”学员们说。
  参加学习的基层体校校长也普遍认为,培训班授课规格高、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具有实战意义,通过培训广泛了解了新时期运动员保障工作的相关政策,掌握了新时期运动队和基层体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加强基层体校招生宣传、队伍管理和保障服务提供了有力依据和积极帮助。

管理路径不再墨守成规

  运动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此次培训班是广西学习贯彻落实2016年全区体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切实推进“四大活动”提出的理念思路创新、工作建设创新、保障体系创新要求,提高优秀运动队和基层体校管理人员的创新管理能力,更好地为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建设西部体育强区服务的现实需要。
  当前,广西体育改革正进入重振广西体育雄风的攻坚期,要开辟改革新局面,就不能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而需不断创新和突破。要通过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真正掌握科学管理规律,把最前沿的科学管理方法运用到队伍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重视思考,善于发现问题、钻研解决问题,善于总结提高,注重实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要不断创新,运动队管理一样需要不断寻求新突破,工作中要多一点创新精神和挑战精神,勇于突破固有的管理思维,敢于探索符合自身队伍发展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确保运动队管理和保障服务等各项工作出力、出彩,让体育管理创新改革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管理能力不再故步自封

  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开展运动队管理和运动员保障工作,不断提升队伍管理能力和水平,是现实性问题。
  如何冲破以往队伍管理的旧模式和思维定势,需要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广泛吸收养分和精华,为培育更多知识结构优化、业务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管理队伍积蓄力量。
  记者了解到,本次培训班的课程设置,考虑了个人在管理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经过广泛调研,集思广益最终定下的,很有针对性。如运动队创新管理实务、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运动队管理心理辅导等内容,是运动队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必备知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还结合学员需要安排了竞技体育竞赛规划的相关课程,丰富了学习内容。培训班从北京遴选的授课老师都是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有知识渊博的年轻博导、教授,也有专业的职业规划导师,还有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及相关中心的部门领导和曾经从事一线运动队管理的体校领导。课程的设置对如何创新开展运动队管理和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很有实际用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