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某部铁运连训练雄鹰展翅护“国宝”
常年奔波在漫漫铁道线上,转战大江南北,驰骋万里疆土。长途押运始终挑战着官兵的身体素质,火箭军某部铁路运输连结合担负的任务需要,探索战斗体能训练新模式,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的军体训练,磨砺了意志品质,激发了官兵血性,改善了官兵精神风貌,磨炼打赢硬功。
苦练实训
“嘟……随着一阵紧急集合的哨音的骤然鸣响,铁运连官兵迅速出动。穿防护服、携挎包、水壶、取枪、装子弹……”人员集结完毕,齐装满员,仅用时6分21秒。
接上级指令,高速公路地段发现“暴恐” 分子,要求尖刀分队立即处置现场,面对两千多米的坡形山地,只见官兵们利用地形地物,采取跃进、搜索等多种姿势,以最快速度占领有利地形,时而卧倒、时而突击、时而观察,在匍匐穿越硝烟弥漫的铁丝网时,突然间爆炸声响起,一名列兵被突如其来的情景吓慌了神,结果因战术动作和敌情处置出现延误,当场被考核组判定“阵亡”……
这次训练把战术基础动作、单兵防护、体能储备等科目融合一体穿插进行,连贯实施,“险情”不断,将真、难、严、实贯穿全程。让官兵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下,认识到如果平时不主动贴近实战摔打自身,考核一定过不了关,更别谈关键时刻能打胜仗!
该部政委蔡海介绍说:“作为一支驻防在城乡结合部的重装分队,针对近年来,外资企业的增多、旅游观光的人员频繁等现实因素,如何打造一支遇有突发情况能够冲得上去,打得赢的应急部队?必须要有充沛的体能和精湛的技能为基础,依托山地资源组织的山坡接力赛跑、负重登顶等‘寓教于乐’的军体训练,在抗疲劳、抗干扰中把基础性体能训练进行升级拓展,既符合日常巡逻执勤要求,又让官兵熟悉防区战术运用,进而提高实战本领。”
形象之美
刚入伍时,列兵黄琰个子高、胳膊细,体能训练跟不上。看到战友们个个腰板直、口号响,个性强的他开始给自己的训练加量,每天的引体向上、单杠、蛙跳训练雷打不动,汗水湿透了衣衫,脚底板打起了血泡,他仍竭尽全力去不断打破自己的纪录。不服输的他,感动得班长每天都帮他做放松运动,使其消除疲劳,恢复身体机能。经过一年时间的追赶,当兵第二年,黄琰成了连队组训骨干,并以优异的成绩一举考取军校。
官兵体能是部队战斗力的基础要素。为补齐连队训练“短板”,从武警特战分队调入该连的班长程伟,主动向连队党支部请缨担任教练员,他结合自身经验,将体能课目拆解,开展专项训练,最后将基础性课目有机组合,科学制定 “训练套餐”, 多项内容穿插交替,最终使官兵们在体形、速度、耐力、柔韧性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寂寞押运
空旷、偏僻、荒凉,列车犹如一条巨龙在急驰,新鲜、好奇、兴奋是押运兵第一次执行任务前的感受,下士钟汉平第一次出征,56个小时之后,火车终于抵达目的地。只见四面环山,雾气蒙蒙,昨天还是艳阳天,今天就细雨蒙蒙,一股湿润的冷空气吹进来,他不禁打起喷嚏,手机没信号,方便面、火腿肠、大蒜成了一日三餐,每人坚守一个岗位,除了巡检时能相互短暂碰面,其余时间都是独自一人,长时间的“列车生活”令人腰酸背痛、身心疲惫,这让他体会到体能跟不上,人不离车、车不离人,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走南疆、去北国,千里押运苦中乐……”为促进任务的圆满完成,丰富业余生活。经过连队申请,机关调研论证,现已将一批文体器材配发到火车上,官兵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锻炼身体。
寒来暑往,押运兵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护卫着“国宝”的运输安全,半个世纪以来执行任务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