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与一般课堂的教学社会学分析

  一般课堂教学是指须在教室里所进行授课的课堂教学,体育课堂教学是指以运动场地为活动空间的体育实践课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特殊形式,体育课堂教学就其社会学本义上讲与一般教学是同质的——传递知识、文化熏陶、素质养成等,因而它受社会学规律的作用,如角色的转化、文化的冲突、师生的互动等。由于物质基础、社会选拔制度等等不一样,体育教学与一般教学又会呈现不同的社会学特质。
  一、体育课堂与一般课堂的社会基础
    (一)外部环境因素。一是学校以外的社会环境。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等影响,造成了学科的“阶层性”,致使体育学科常常处于低于学校其他学科的地位,体育课堂教学应有的社会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二是课堂以外的环境。体育课堂教学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具有开放性,极易受到课堂外一些因素的干扰。而一般课堂教学都有自己赖以存在的物理空间——教室,显然它所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小。
    (二)物质因素。无论何种课堂教学均以一定的物质为前提,不仅在最基本的不可或缺方面,而且从替代教师教学方面及可表现出的智能方面,物质因素会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着课堂教学,规限着课堂教学的质量、规模、水平等。从一般课堂与体育课堂的最基础性物质看,物质因素对体育课堂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大得多。而且随着新型项目的引入,需要的器械更加专业、复杂,体育教学所受物质条件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三)文化因素。总体而言,课堂教学的文化基础,在诸如教学的价值取向、内容结构、行为方式等方面是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的。因此在一般课堂中它的外在反应平和、舒缓、长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文化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这种文化与青年人的特性相符,容易在他们的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共鸣,在一段时间内它的效应会很大,容易集聚在校园文化之中,从而对体育课堂教学产生大的影响。
  二、体育课堂与一般课堂中的社会角色
    (一)教师角色
    体育课堂与一般课堂中教师角色情况可从以下几个因素来比较。
    师生角色扮演过程的依存度。体育课堂教学是靠身体的动作来完成,一堂好的体育课,师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必然与“动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旦双方在对课题的角色、学习内容等反应不当,角色扮演会自动中断,由此形成一种依存度很高的社会关系。而在一般课堂教学中,即使师生在角色扮演中出现了情境界定的不一致,但在教室这已成为教学社会活动物质基础的物理空间里形成的规则,自然会产生相应的作用,而选拔功能强的课堂教学也会强化教师的角色。
    课堂角色的类型。将两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类型进行对比发现,在言语类型上体育教师的要求型语言占了绝大部分,“要求”平均比“提问”和“评价”的总和还多14个百分点,“其中指令性语言又占据绝大部分”。而文化课教师“提问”类型占据了一半以上。这表明体育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多采用强制性的指令,使自己扮演“强制者”角色;而一般课堂教学教师多采用“提问”的方式而扮演“定向者”角色。
    角色行为。由于一般课堂传授的是认知性知识而体育课堂是操作性知识,教师在课堂中扮演角色时,所采取的行为一定有所不同。体育教师不但要说,还要亲自去做,因此他们的非言语行为多;而一般课的教师在课堂中主要以“讲”为主,少有“做”的行为,其言语行为肯定多。
    (二)学生角色
    就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体育课堂的教学,学习的内容本身决定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合作、依靠群体的力量去达到目的;而在一般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不需要通过他人或融入群体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扮演角色的依群取向明显地高于一般课堂教学。
    此外,一般课堂教学因为缺乏“具有能动性影响的学习群体”,且受课堂教学的“静态”群体环境的制约,以至于学生们多扮演为“孤独的学习者”角色,所以一般课堂教学呈现较高的个体性。而体育课堂中的学习内容需要具有能动性的学习群体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并且需要处于一种动态的群体环境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功能,所以学生角色多呈现的是一种群体性。
  三、一般课堂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文化
    一般课堂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文化表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
    (一)娱乐性文化
    体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游戏,在“玩”中学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形式,因此娱乐性是体育课堂的基本特征,娱乐性文化也就成了体育课堂教学中社会文化的表现形态。相对应的在一般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氛围总体上应该是严谨的,所表现出课堂文化的娱乐性收敛。
    (二)文化的外在表现
    正是由于对课堂教学社会文化性质的不同追求,在这两类课堂社会文化的外在表现上,体育课堂文化显然应该比一般课堂文化热烈得多。体育课堂教学“动”是突出的表现,是追求的目标,而一般课堂教学则不然,“静”是追求的目标,平淡是其文化特征的外在体现。
    (三)性别文化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根据性别安排教学,用不同的言语和行动方式、按性别使用不同的学习评价标准等等做法,使得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合理的“双重标准”,于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明显的性别文化特征。在一般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也会考虑到学生性别的差异,但没有哪个课堂需要像体育课堂一样,把性别的界限划分得如此分明。
    四、体育课堂教学与一般课堂教学的社会行为
    课堂教学中的社会行为分为“控制与服从、对抗与磋商、竞争与合作”三大类。“竞争与合作”是一般课堂与体育课堂之社会行为的最大区别。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意识,竞争与合作的教育,尤其是合作意识的教育,应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项突出的社会行为。课堂教学中“竞争”是天性,“合作”则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体育课的内容和组织方式不论是给竞争还是合作均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比起一般课堂教学,这种“自然”形成的社会基础造就了体育课堂教学强烈的社会学特征,然而,这种竞争又是一种合作性的,无论是个人的项目还是集体的项目,通过合作发挥群体的力量是竞争获胜的根本保证。而一般课堂的学生社会行为反映的是个体竞争,体育课堂教学则更多地表现为群体性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为学生间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而且还会使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学习得以发展。
  五、体育课堂教学与一般课堂教学的社会过程
    (一)互动的组织形式。一般课堂教学是在固定的空间里进行的,所展开的社会行为均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完成。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尽管师生之间也是一种正式的组织关系,但因其空间是开放的、变化的,教学行为多样,自然可为学生群体非组织化活动提供了条件。
    (二)互动类型。在一般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和组织方式规限着绝大多数的互动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故少有学生之间的互动,且师生互动多是以言语符号为主的、是教师处于中心位置与周围学生发生交互作用的一种“轮式”互动。观察体育课堂教学,既有言语符号为媒介展开的互动,也有非语言符号的互动;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又有学生之间的互动,呈现的是“全通道式”的互动。
    (三)互动效果。在以非认知性知识为主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肢体的活动为基础,以多方位的互动为表现,既顾及个体、更考虑群体,其结果必然可以使学生在“生理、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多元的发展。
    (四)情感互动。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社会过程中,师生人际互动是在一定情景下进行的,有情感型的,也有工具型的,其依不同的教学任务而出现。一般课堂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常是认知性的,采取的是“思维引导”,属于工具型情景的互动。而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即便在解决学生认知性问题时,也都伴以“情感的鼓励”。学生光 “懂”还不行,不去“做”就实现不了课堂教学的目标。所以在学生相互配合、掌握动作的过程中,必须伴有教师情感性的激励。
    (五)互动过程中的情景预设。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师生互动的高度依赖性等,教学的预设情景极易发生变化,若教师不多准备几种预案,课堂中的互动就会不顺,比如外界环境、学生的状况等突发变化,会给教学中的互动带来即时影响,尤其是当学生互动时,易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一旦出现了与预设课堂互动情景不相符,教师必须做出及时调整,否则可能会造成角色的中断。而一般课堂教学互动行为单一,互动情景由于相对稳定,预设情景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以上通过运用一般课堂教学的社会学成果,与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比照,对充分认识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特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