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执教回忆深刘民忠为国效力不辱使命
2002年8月,根据中瓦两国签订的体育交流协议,成都籍乒乓球教练刘民忠受国家体育总局的委派,到瓦努阿图共和国国家男女乒乓球队任总教练。
“得到海外执教的消息后,我的心里喜忧交加。”刘民忠回忆说。喜的是海外执教机会难得,对事业会大有帮助,忧的是母亲的身体状况。最终,还是母亲打消了他的顾虑。8年“抗战”等你凯旋,这是母亲对他的叮嘱。
来到瓦努阿图,感受着异域风情的刘民忠发现,这个小小岛国的乒乓球运动非常落后,既没有基础好的运动苗子,也没有像样的运动场馆,甚至连国家队训练的球台还裂着缝。谈到国际比赛成绩,瓦努阿图在南太平洋地区乒乓球的比赛中虽然有所表现,却始终与金牌无缘。但是,乒乓球在瓦努阿图却有着不小的市场。瓦国老百姓对乒乓球兴趣浓厚,在他们眼中乒乓球就是一种体育魔术。尽管国家队战绩不尽如人意,但在转播国家队的比赛时仍有着较高的收视率,他们的国家队队员在瓦国几乎无人不知。“瓦国百姓很渴望国家队的乒乓球水平能在中国的帮助下迅速提高,瓦国体育官员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希望你执教的这几年能为我们带来一块乒乓球金牌,给国民一个惊喜。”刘民忠回忆着刚到瓦努阿图时的情景。
“到瓦国执教,更多的是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体育扶贫’。”刘民忠说,由于瓦国的国力和资金等方面的局限,瓦国乒乓球队的资金来源几乎都是由乒协主席莫梓炜个人资助。队员全部都是业余选手,出于对莫先生的尊敬与感情,利用业余时间来参加训练,没有明确的目的。因此,该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并不理想,队员们的训练时间毫无保障。更重要的是,莫先生在苦苦支撑9年后,鉴于瓦国乒乓球水平长期没有突破,已经萌生退意。这让刘民忠更加感到执教出成绩的紧迫性。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刘民忠基本上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在执教中,他对重点选手进行了技战术的重点培养,把习惯于轻松训练的队员累得龇牙咧嘴,为了促使队员们自觉苦练,他也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一天练下来,腰身都直不起来,队员直称呼他“东亚魔鬼教练”。坚持不懈的努力,刘民忠的执教水平和风格逐渐得到了瓦国体育界的一致认可,他也成了瓦国人民最熟悉的“老外”之一。
在瓦努阿图任教一年多,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2004年举行的大洋洲乒乓球锦标赛。那次比赛,他率领瓦国乒乓球女队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面对强于自己的对手,队员们表现出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最终夺得瓦国乒乓球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与此同时,在男子团体比赛中,也拿到了男队历史上的第一枚铜牌。连续的胜利鼓舞着队员的士气,在单项比赛中,再添女单和女双两枚银牌。在发奖仪式上,赛场上四次升起了瓦国国旗,奏响了瓦国国歌。那一刻,刘民忠也忍不住热泪长流,因为,在比赛的前不久,远在国内的母亲因病去世,而他却不能陪在身边。泪水既有胜利的喜悦,也饱含对母亲的爱。
鉴于瓦国乒乓球运动的飞速进步,国际奥委会作出决定,每年拨款以援助瓦国乒乓球运动更快发展。现在,乒乓球已成为瓦国体育部第一重点发展项目,并成为全瓦体育最为耀眼的亮点。刘民忠把一个基础差的瓦国家乒乓球男女队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点。
“回首往事感慨多,举目前路劲更添。在瓦国两年多的执教生涯,让我品尝了不少酸甜苦辣,让我在事业上更上新台阶,这是我一段难忘的人生回忆,将激励我更加努力的工作。”刘民忠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