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球人默默付出是“坚持”更是“热爱”

  板球是什么?相信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也许有人甚至不知道体育运动中还有一个名为“板球”的项目,自然也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群“板球人”的存在。
    葛涛,沈阳体育学院教师,从2007年至今,担任中国女子板球队教练员。
    沈阳体育学院是中国最早开展板球运动的高校之一,2006年建立了沈阳体育学院板球队。如今,沈阳体育学院仍然是中国的“板球工厂”,国家队大部分选手都是从这里起步,走向国际赛场。2014年仁川亚运会,获得第四名的中国女队中有12人来自沈阳体育学院。2006年,沈阳体育学院。一个偶然的机会,葛涛被选拔参加了一个速成班,第一次接触板球——而在此之前,练排球的葛涛从未看过一场板球比赛。“一个喜欢运动的人,接触到一个全新的项目,一切顺理成章,不需要语言,就这样开始了。”葛涛这样描述他与板球的牵手。
    “我开始找自己的学生练习,一个年轻人带着一群孩子,就这样开始了板球的旅程。最初我们是‘民兵’,无枪无粮,我就与队员一起看着网络上的视频研究技术;缺少训练器材,我们一起想办法自己做;花光工资托朋友从国外买来器材和书;跟领导拍胸脯保证拿下第一届全国锦标赛冠军……很多看起来傻傻的事都发生了。于是,一个长期从事室内运动的人走到了蓝天绿地之间,白净的皮肤变成小麦色,人生从此改变了。”当葛涛带着自己的队员第一次走进国际赛场,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而且在这个英联邦占主导的圈子里显得“格格不入”……后来,葛涛开始带着他的队员走出去,了解板球的技、战术,更多的是接触并尝试融入板球文化,了解这个出自宫廷、承载着浓重中世纪欧洲文化色彩的运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和我领略到了这项运动中的儒雅和尊重,学会了锲而不舍的坚持,学会了传承,学会了在比赛后无论胜负也会微笑着享受。”
    葛涛说,传统的板球比赛是拖沓冗长的,板球人会在喝咖啡、吃点心的同时,进行着所谓的“比赛”;会把掌声赋予那个看起来并不是很出色但却最努力的那个人;会看淡胜负,看重过程……“这些与我们通常概念里的竞技体育并不相符,但现在看来却也正是我们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中严重缺乏的。”常年工作在体育教育第一线,同时身处竞技赛场,葛涛对这项运动的理解和认识要深刻得多。
    如今,葛涛带队已经拿过十几个全国冠军。在全国长期坚持训练不足100人的条件下,他带队也曾在国际赛场上也留下浓重的色彩:亚运会第四名、亚锦赛第二名、世界杯预选赛第六名……身边的朋友也曾劝他“对于一个非奥项目,你已经做得可以了,应该做点自己的事情”,“可是来到训练场,看着投身到板球运动中的这些孩子,我觉得我没有放弃的理由。”葛涛说,“我知道这是我的世界,是我和这些孩子共存的世界。无论世事如何改变,我们这些板球人始终在一起。”
    黄卓,2008年本科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现就职于上海市医药学校。2007年至2016年,中国女子板球队队员。
    黄卓说,板球是在没有身体对抗的形势下,通过自身和团队的策略实施来完成比赛,而且不到比赛的最后一刻都不能够预测比赛的结果。“自身参与的时候是可以通过场上发生的一些情况来感知比赛发展的,这一点很刺激。每场比赛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种情况是可以复制的。”
    黄卓是快乐的。她说,在板球运动的团队合作中让每个人找到归属感,和志同道合的人打球,“开心在天地间” 。
    “不论训练还是比赛,都能给我很强的自我效能感。代表国家队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通过队友们的共同努力,成绩也越来越好的时候,板球又带给我们很强烈的荣誉感。”黄卓说,“重要的是,我们爱板球。板球让性格不同的我们拥有了血浓于水的感情。每场比赛后的沉淀,每场比赛前的重新上路,这些都成为我们彼此之间独一无二的记忆。”
    这么多年的坚持,黄卓说,因为很享受有板球的每一天。其实,黄卓更愿意把“坚持”这个词换作“热爱”,“因为在最好的年纪,我们在一起打球;因为在最好的年纪,我们一起经历和感受国家荣耀。赢也好,输也好,全力以赴的时候才会更有魅力。”
    王萌,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现就职于上海市城桥中学。2007年至2015年,中国女子板球队队员。
    王萌也是2006年开始接触板球,2007年加入国家集训队,2015年正式结束运动员生涯。在王萌看来,板球的魅力就在于,“这是一项团队之间配合的游戏,是智慧搏斗的游戏,是上演奇迹的游戏,每一分一秒都在上演着局势逆转,让人不敢轻易论成败。”
    王萌在练板球之前是排球专项,训练、上课都是在室内,虽然辛苦,但也算是白白净净。“现在我黑了10年了,忘记自己其实也白过。”王萌说,“没有人知道我们这群人为何在炎炎夏日奔跑在被晒得发烫的操场上。每天穿着脏脏的训练服,涂着一脸刮大白一样的防晒,不是今天这儿青了,就是明天那儿破了。”王萌说,“都说大学生活美好,我回头想了想,不太记得,因为我都是在训练场、赛场上度过的。”
    “好多人问我们,你们图什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不明白喜欢做一件事为什么要图什么。”王萌说,“我喜欢跟队友一起摸爬滚打,我喜欢跟队友一起享受胜利、一起承受失败,喜欢跟对手斗智斗勇,喜欢场上的变幻莫测……这些所有的所有,是金钱换不来的。所以我们这群人,顶着冷门、小众的帽子,依然乐此不疲地坚持着。”
    从2011年开始,王萌从事板球教学工作。迄今为止,她有了自己的队伍,把这些年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教授给队员,把这项运动介绍给更多的人,是她每天最大的乐趣。“板球给了我一段不可复制的经历,也给了我一生的事业,都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的爱好与工作是一件事,所以我可以这样说,这项运动给了我幸福感。”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