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丝绸之路十年回顾 因体育更具魅力

  在甘肃采访的日子,最深刻的印象是自然景观独特,既有沙漠戈壁,也有冰川河流;文物古迹历史悠久,既有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天水麦积山等举世闻名的文物古迹,也有平凉崆峒山、张掖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一路走来,还有随处可见的健身人群,便捷实用的健身场所和器材,加上记者多次赴甘肃各地采访体育赛事活动,这些共同构成了丝绸之路最美的风景线。

体育产业走特色发展之路

  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体育产业底子薄、基础弱、历史欠账多,体育消费水平不高。“2006年,我们提出创建‘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资源,以体育场馆建设为基础,以创建体育品牌赛事为亮点,以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目标的特色发展模式。”甘肃省体育局局长杨卫如是说。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体育改革和体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对此,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制定了实施计划。“甘肃的发展思路是立足省情,注重实际,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以户外、冰雪、健身休闲项目为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体育产业。”
  甘肃在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举措中,更加注重强基础、创特色。一是体育产业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全省各地依据两个《意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方案;联合财政厅等部门印发了《甘肃省省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坚持“择优扶持、突出重点、公开公正、规范管理、讲求实效”的原则,以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使用,调动了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的积极性,推动体育产业投入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渠道多样化,初步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竞争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二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的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新建了12028个以上村级农民健身场地、6375条健身路径工程、117个笼式足球场。在城市社区着力构建10至15分钟健身圈,推广拼装式泳池、拆装式冰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了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全民健身场馆、健身广场、健身步道、笼式足球场、笼式网球场、全民健身路径、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三是发展业态不断拓宽。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景区,创建了张掖市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各地以户外运动为抓手,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非常适宜开展各类户外体育活动、冰雪运动和航空体育活动。杨卫表示,“甘肃就是户外运动的天堂。通过各地独具特色的品牌赛事推广,积极推进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建设,以特色体育、民族体育、体育旅游为特点,使体育文化服务于体育发展,体育发展服务于‘一带一路’”。
  甘肃在体育产业的布局中,确立了以户外运动为重点,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协同发展,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杨卫说,“这一发展思路既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也是结合甘肃实际,立足省情,本着投入小、见效快、可操作性强的原则下制定的。”
  甘肃提出构建“三大版块”的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格局。一是在兰州和河西地区,主要开展汽摩运动、冰雪运动、黄河漂流、徒步越野、航空运动等特色体育项目;二是在中部地区,主要开展山地自行车、赛马、登山、攀岩、拔河、龙舟等特色项目;三是在陇东陇南地区,主要开展红色旅游、户外垂钓、传统武术、崆峒休闲养生等特色项目。甘肃省各地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健身休闲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成了20个冰雪运动场,丰富了冬季体育旅游资源;建成了嘉峪关、酒泉、张掖等航空滑翔基地,河西走廊航空运动产业圈初具规模;沙漠运动、户外露营、信鸽垂钓、草原赛马、水上运动、汽车越野、传统武术、徒步穿越、登山攀岩、江河漂流、生存挑战等业态蓬勃发展,健身休闲产业门类逐步丰富;社会投资快速增长,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具有甘肃特色的“三大版块”户外运动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体育赛事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近年来,甘肃体育工作充分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宗旨,更加注重‘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的品质和影响力,甘肃省各地先后创建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景区,有力促进了文化强省建设。”杨卫说。甘肃连续举办了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甘肃段)、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张掖祁连山户外越野挑战赛、酒泉国际戈壁马拉松挑战赛等赛事,新增了“丝绸之路”汽车拉力赛、甘南全国首届高原山地穿越挑战赛、全国露营大会和酒泉、张掖、嘉峪关航空滑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赛事和活动。其中14项为“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重点赛事,17项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点赛事,这些赛事也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显示,甘肃省举办品牌赛事有效带动了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消费,也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天水市通过举办国际射箭锦标赛、全国体育俱乐部乒乓球比赛等多项赛事,拉动体育消费,促进经济增长;2015年环湖赛天水绕圈赛拉动社会消费1.438亿元,其中,旅游业2911.89万元,其他服务产业1.146亿元。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参赛人数达4万余人,观赛群众28.5万人,发挥了城市名片的宣传和带动效应;张掖市在创建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积极推进重大品牌赛事市场化运作和商、旅、文、体联动发展,实现体育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实现从体育赛事产品向旅游产品的转变与升级,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列为全国体育产业联系点,被甘肃确定为全省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体育的多元功能成效显现。2015年,张掖市游客接待人数达到1505万人次,年均增长34%;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20%和2.2%,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甘肃省赛事统计数据显示,仅2016年举办的体育赛事活动就有68项,其中国际级9项、国家级29项、省级23项、市级3项、县级4项,推动了“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建设,丰富了文化强省的内容。
  “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启动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以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加强体育组织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创建体育品牌赛事为亮点,以特色体育、民族体育为特点,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推动城乡体育协调健康发展,全面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甘肃体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