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百味——采访“两会”所经历的苦与乐

  从事新闻工作已有多年,这些年,我始终认为每一次采访都是不同的,也都是唯一的。采访虽有规律可循,但是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采访环境,却又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使采访顺利进行。
    今年3月,伴随着渐暖的天气,我第一次参与到全国“两会”的采访工作之中。说实话,当记者这些年,大大小小的采访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虽不敢说身经百战,但是对于采访的经验也略有积累。但是当临近“两会”开幕的前几天,我竟然“离奇”地失眠了,而究其原因竟是因为对“两会”采访的紧张。那几天,真可谓是寝食难安,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比我第一次采访时还要紧张。不过好在领导及时发现了我的紧张情绪,及时将他们多年采访“两会”的经验与我分享,并为我出谋划策,这才使我的紧张情绪渐渐得以缓解。
    如果说克服紧张情绪是“前菜”的话,那么采访才是真正的“主菜”。长久以来,“两会”对我来说只是停留在上学时遥远的记忆。而当我真正接触到时,才发现“两会”对于记者来说,就是一场新闻大战。无论是开全体会时记者对于人大代表们的追随采访,还是部长通道上大家为了能占据有利位置而早早前来排队,抑或是在人民大会堂中随处可见席地而坐埋头写稿的记者。在这场新闻大战中,每名记者都在用尽一切办法,争取发出属于本媒体的独家最强音。
    为了能采访到更多的内容,我在采访之初做了充分准备。对于要采访的代表,我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采访计划。但是,对于那些随机采访到的代表,开始我总希望问一些大而全的问题,不过,由于每次全体会或是分组会后的时间有限,因此不少代表都会因为时间有限,而无法回答全面。后来,经过及时调整,在每次随机采访代表仅有的几分钟内,我只问一两个问题且谈出重点,这样采访的质量果然有所提高。
    采访“两会”是辛苦的,每天清晨就要从家出发,去各代表团驻地或是全体会现场,晚上还要写稿。在那半个月中,平均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但是,作为第一次采访“两会”的我来说,这次难得的采访经历让我及时发现了身上的不足,同时也丰富了我的采访经历,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