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百味——群众体育选手全运“梦”成真

  4月下旬,记者连续采访了两场重要的全运会赛事,一场是群众太极拳项目的华南区选拔赛,一场是由专业选手和群众选手同场竞技的马拉松赛。前者虽然只是分区选拔赛,但对于太极拳这个比较热门的全民健身项目来说,有着特殊意义——这是群众太极拳习练者首次有机会站上全运会这个中国最高的体育竞赛平台。虽然太极拳一直是全运会竞赛项目,但之前的舞台只属于专业武术运动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高难度动作对于普通健身者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一直以来,这也使全运会的赛事平台与普通老百姓健身之间产生了距离,可能很少会有健身爱好者有上全运会这一专业平台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念头。然而,从今年开始,这一切都改变了,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19个群众比赛项目,全运会成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有效平台,以健身为目的的更广泛的人群拥有了更耀眼的舞台。
    在广州的群众太极拳项目选拔赛上,记者见到了很多普通的太极拳爱好者,他们是来自8个省区市的普通群众。全运会太极拳群众组选手年龄规定为40岁至59岁,这样年龄限制,不仅照顾了主要人群,也确保赛事规模的合理,同时还让我们有机会看到更多有丰富人生阅历和精彩健身故事的普通百姓。对于有机会参与全运会,这些普通健身者的最大感受是觉得像做梦,因为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参加全运会。
    来自广西南宁的苏静获得了女子组规定吴氏太极拳第一名,抢得这个项目华南区的全运会决赛入场券。这位37岁便下岗的皮鞋厂女工曾走街串巷卖皮鞋,出于少去医院省药费的目的练上了太极拳,并从扎实基本功练起,不贪多、不求名。在一个免费太极拳站点锻炼的她,20年来甘于默默为拳友做义工,从不争名夺利……听苏静平静地讲述自己的丰富经历和快乐健身,让人心中五味杂陈。有人形容大型运动会是一场盛宴,而像苏静这样有着坚定追求,又活得熠熠生辉的普通人完全配得上这场盛宴。
    在4月29日的全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诞生了第一块群众项目金牌,山东的运艳桥历史性地成为这个见证人。高温下,他微笑着第一个冲过终点。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群众组的运动员时,感到的是一种从没有过的轻松,包括运艳桥在内的群众马拉松选手完全没有以往专业选手重压后的那种患得患失,他们阳光自信,尽情享受着运动的快乐。
    无论成绩如何,这些群众组选手最大的感受是“圆梦”,因为对于热爱跑步、热爱马拉松的他们来说,能在这样一个完全不同于普通马拉松赛事的竞赛平台挑战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这些不同于以往重大比赛后的轻松氛围,也许就是群众选手加入最高竞赛平台后带来的重要改变。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