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铁环”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几天跟一位同事聊天,说到当下孩子的体质不如以前,他举了自己当年的例子——“那时候,北京正在建地铁二号线,我和几个同学推着铁环在地铁上面跑,从崇文门到前门,中间不停,然后再一口气跑回来,这段距离不短呢,可当时根本不知道累!”

  同事说的“在地铁上面推铁环”并不是在地铁车厢内,而是在路面上。当年,北京修建地铁二号线时,并不像现在直接地下施工,而是先要露天挖掘,当内部结构在开放状态下建筑完成后,再将土方回填,之后在上面重新铺设路面。由于地铁二号线上面的路面铺设从完成到通车使用存在时间差,这给同事和伙伴一起“在地铁上面推铁环”留下了足够空间。

  这仅是一个例子,但它折射出“60后”“70后”乃至“80后”当年的体育生态。想想那时的校运会、区县运动会、省区市运动会以及全运会,许多运动员都是通过这样的层层筛选逐步登上更高的竞技平台的。应当说,这种自下而上的选拔程序是科学的、合理的、并且合乎规律,利于竞技体育人才脱颖而出。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学生运动会上,孙杨、傅园慧、谢震业等明星的身影闪现其间。这些参加完天津全运会的选手转场杭州,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这一赛事的含金量,进而使人们对学生运动会刮目相看。

  国手们纷纷亮相学生运动会,一方面让外界了解了他们的学生身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正在日益重视运动员的教育。今年5月,又有600多名运动员经有关部门推荐,开学后陆续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由于他们兼有“特殊身份”,在学习期间,为所在高校征战各级、各类比赛也是天经地义。

  有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加盟,他们十有八九会为在读的高校在各种比赛中增光添彩。不过,这会不会阻碍那些业余运动员的未来发展?目前,从基层获得的信息表明,某个地方中学生运动会有的项目的纪录已保持40年,这究竟反映的是当年运动水平高,还是现在水平下降?

  高水平运动员被推荐进入高校读书与高校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从当前情况看,前者大行其道,后者凤毛麟角,它背后映衬出的是一个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运动会的参赛者本应“自下而上”地涌现,如果总是“自上而下”地获荐,那么就算赛会的水平再高,纪录一项接一项被打破,又能说明什么?

  同事回忆起当年和伙伴“在地铁上面推铁环”的情景满脸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而今,这一画面已难复刻。若干年后,“90后”“00后”“10后”又如何回味自己的童年?推铁环想必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难道届时只有无休止地低头戳手机才能作为谈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