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高速路”为体育事业添砖加瓦

  近日,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慢行系统(包含自行车道和步道)改造治理情况时表示,北京正在研究试点建设全市首条封闭式的自行车高速公路,连通天通苑至中关村,该项目明年将逐步落地。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指路面平坦宽阔、专门用于骑自行车的城市间交通线路。这些专用通道两边虽然不是全封闭,但全程没有交叉路口,因此不设红绿灯。该路段禁止行人行走及汽车行驶,这使得骑车人能以较快的速度在上面骑行。

  据了解,北京这条正在规划中的“自行车高速公路”全长近9公里,采用上下行双幅道路设计,道路宽度在5米至7米。对于符合建设条件的路段采用地面道路,不具备通行条件的则采用高架桥形式。

  “自行车高速公路”的概念源于120年前一个名叫贺瑞斯·多宾斯的美国人的设想,由于美国当时尚未进入汽车时代,使得“自行车高速公路”有了短暂的生存空间。不过,首条“自行车高速公路”只修建了两公里,很快就被人淡忘。

  然而,随着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的产生,“自行车高速公路”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荷兰、丹麦、德国、英国等国部分城市的“自行车高速公路”已经投入使用或正在计划修建,我国的首条“自行车高速公路”也于今年初在厦门开通。该路架设在空中,全长约7.6公里,路面由塑胶材质铺设,骑行者行驶在上面感觉平稳、舒适。

  北京正在研究试点建设的这条“自行车高速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其缓解交通拥堵、利于环保的作用会逐渐显现,与此同时,这样的“自行车高速公路”还会最大限度地延展体育的功能。

  当人们习惯于驾车、乘车出行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以往的“无形健身”,如果再缺乏主动的运动意识,那么时间一长,人的身体机能、素质就有可能下降。“自行车高速公路”的诞生,至少在客观上为人们提供了运动的“场地”和健身的可能,只要骑自行车奔驰在这条道路上,身体自然得到舒展与锻炼。

  修建“自行车高速公路”的初衷或许只考虑了环保、治堵等因素,并没有涉及体育,但它在客观上却助推了全民健身。

  “自行车高速公路”联通体育也许是无心插柳,将闲置用地变身体育场地则是有心栽花。

  北京新街口街道利用危改拆迁工地中的临时空地建设了一个七人制足球场和两个五人制足球场,总面积约3600平方米。拥有了体育场地后,街道还引入社会力量,举办足球邀请赛、青少年公益足球课、太极拳培训、亲子运动会、定向越野等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及周边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还将体育健身的理念植入人心。

  城市以及市政设施建设并不是孤立的,很大程度上可以与体育“并联”。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这或多或少会为发展体育事业添砖加瓦。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