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体教结合之路一份责任一种担当

  编者按:百余年前,清华学堂在历经国运兴衰,遭受民族屈辱的历史中,肩负起国家和民族振兴的使命;百余年间,历经沧桑的清华大学诞生了众多名师大家,也向社会输送了无数优秀人才,他们在不同领域内成为本行业的翘楚,甚至是国家栋梁……

  时至今日,从这所全国顶尖学府走出的各领域人才中,体育人才逐渐引人关注,特别是今年天津全运会上,清华“学生军”在以田径为主的多个项目上大放异彩后,更让人们感受到这些学生军正成为我国竞技后备人才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在清华体教结合模式光环闪耀的背后,我们不禁思考清华是怎样趟出一条成功之路的?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的“自成一派”,其中又有哪些故事?挖掘并分享这些成功经验,不仅可以为有识之士提供难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让“清华模式”的价值和影响不断放大。

  体教结合,站得高才看得远

  在今年的天津全运会上,一群“原汁原味”的大学生运动员在赛场上大放异彩、佳绩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田径项目为例,来自清华大学的选手就有23人,其中包括两名新生。清华的王宇蝉联男子跳高冠军、李志鹏跑跳两项全能夺金、以清华女篮为班底的陕西队获三人篮球女子青年组冠军……如此佳绩,以及人才不断地涌现,让清华体教结合的模式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潮流与变革 自强中勇于担当

  对于体教结合模式,清华从1994年就开始了不断摸索,作为全国顶尖学府,也难免经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发现学业与训练“两头靠”不如“一边倒”效果好的情况后,便集中精力发展高水平运动队,并不断完善、层层渗透,最终将运动氛围覆盖整个学校。

  谈到当年体教结合模式的起步阶段,从1994年至2012年一直担任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的陈伟强感慨颇深,在他看来,清华体教结合的每一个阶段都倾注着清华人的热情,体现着清华人的精神,是对清华体育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无体育不清华”口号掷地有声的承诺。

  清华体教结合模式走到今天,除了肯干实干的精神,还有当时对我国体教结合这一构想未来发展方向清晰的定位和深刻的思考。只有高瞻远瞩,才能总揽全局。“为了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也要有多元化的形式,所以大学办高水平运动队是对竞技体育一种补充和实现形式,是大势所趋。作为全国顶尖学府,就要担负起培养包括竞技体育人才在内的各种人才的责任。”陈伟强从更高的角度给清华体教结合功能和意义进行了定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体育人才也是大学培养对象的重要一环,并非可有可无。”此外,对于体教结合模式的诞生,除了其自身功能和时代背景这些重要因素外,对清华自身来说,也是大学体育发展的需要。陈伟强介绍说,随着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入,学校体育同样面临严峻挑战,更需要适应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对此,清华意识到两件事非常重要。其一,就是加强学科自身建设,1997年成立硕士点,2001年成立博士点,如今,连体育老师也可以带博士生。其二,就是组建高水平运动队,二者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经历与精力 实干中寻求突破

  清华的体教结合探索之路是漫长的,但对于清华人来说,这个“遥远的目标”异常清晰——既然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就必须朝着竞技体育的主战场——全运会大步前行。1995年成立高水平运动队,1997年就有两名学生参加了上海全运会。在经过全运会这个竞技主战场的洗礼后,让当时的清华体育人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但也得到了真正的高水平竞技带给他们的经验与启示。“全运会经历带给我们很多感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职业运动员真正的水平,以及他们的教练是如何训练的。”陈伟强说。在当时,清华体育人已经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短板,针对“经历”与“精力”这两个元素,校方积极应对,让大学的教练在课余训练之外,充实自己的高水平培训经历,有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健将的实践经历,才能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由于大学的体育老师除训练外,还要兼顾日常的体育课教学工作,对此,校方主动协调并减少体育老师的其他额外工作,使其能够专注于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清华体教结合初期的这一思路,无疑为当时运动队日常训练工作能够顺利运转,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清华大学的学生中,高水平运动队的成员无疑是最辛苦的,他们比起普通学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在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下,学生运动员不仅会在录取分数上做出让步,针对他们的文化课程,为了便于管理和教学,校方采取单独编班和单独的教学计划。上午学习,下午三点至六点半训练,之后是自习时间。

  一系列的训练、教学和硬件等方面的有力保障,让清华高水平运动队从成立之初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1995年到2005年,学生运动员在全运赛场用不俗的成绩诠释了清华的体育精神,回报学校的辛勤培养。2001全运会目标争取前八名,清华运动员用一枚铜牌完美收场;2005年全运会目标前三即可,清华运动员用三金昂首凯旋……清华体教结合模式渐入正轨。

  回顾与思索 学习中把握未来

  体教结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但最重要的是清华发挥了自身优势——培养人。在清华体育部,业务上有专业老师和教练,团委有体育代表队的工作组。在生源方面,对运动员施行降分录取,既保证了他们的运动天赋不被埋没,又让他们接受系统的文化课学习,这让运动员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定位有了很大自主性。“我们不断借鉴国外俱乐部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他们的双重规划。”陈伟强说,“当一所俱乐部走出的运动员都有很好的出路,医生、律师,或成为其他社会有用人才,这不仅是对俱乐部本身的肯定,还会不断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此外,清华体教结合模式的影响不局限在大学内,对高中和小学体育运动的开展也起到促进和导向作用。以清华开展的足球运动为例,在同样一本线的基础上,如果在足球方面拥有运动天赋,也有机会进入清华,这无形中促进了校园足球的开展,也让更多人拥有了进入清华的机会。

  从清华体教结合模式建立至今,在为国家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同时,也探索和总结出了一套可以被称为典范、且符合清华自身和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做法。

  这些宝贵的经验,融汇着二十余年来奋战在一线的清华体育人的智慧与艰辛,倾注着无数运动员在训练场上的热情和梦想,更是为中国竞技培养人才和为民族振兴培养人才的使命担当。

  在为中国体育事业贡献力量的路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体育人还将不断前行……

  无体育不清华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931年,清华大学时任校长临危受命,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凭借这样的信念逐渐开启了清华的黄金年代。经过80余年的岁月洗礼,大师远去,但和大楼一样屹立不倒的是大师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强烈的民族使命感。

  同样,一代代清华体育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感召下,一路披荆斩棘,将清华的体育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对于清华体育,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印记。这里诞生了从1914年来清华任教化学的马约翰,后来成为清华体育的领袖人物,他历时四年跟踪调查学生体质变化情况,这些珍贵的资料曾被协和医院作为参考,分析国人体质。还有家喻户晓的建筑大师梁思成,也是曾经的足球健将、校运动会跳高冠军。作为马约翰的学生,他晚年时也曾坦言感谢自己当年的老师,若没有强健的体魄,日后怎能在野外调查和古建筑测绘工作中爬梁上柱,应付自如。更有“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名言的缔造者、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他提出的“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一直影响到今天的清华人……

  时至今日,清华体育人一直没有停下追求卓越的脚步。无论是在体教结合这条路上朝着高水平竞技目标不断奋进的自强精神,还是校园内深入人心的运动理念,说明体育精神和元素早已熔铸在清华深厚的文化中。面对时代的变革,清华体育人始终将育人的功能同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结合,清华体育的发展始终遵循着国家的大政方针,站在时代浪潮的前沿。当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当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特别是不久前《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更让清华体育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局面中大有作为……

  无体育不清华,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清华体育精神的生动诠释。

  一堂长跑课

  12月初的北京充满寒意,特别是遇到大风天气,在清华大学体育场上站得久点,呼啸的寒风很快就钻透外衣。下午三点,一支队伍出现在跑道上时,这支队伍身穿紧身裤、贴身背心,最多加一层薄薄的风衣,特别是他们标准的摆臂、迈腿,和对步伐节奏的控制,无不说明他们是一支专业的队伍——他们就是清华田径队中的中长跑队伍。

  “在真正训练前,我们队员都需要6至8公里的热身,大概需要20圈左右。”教练曹振水,这位有着国内中长跑“一哥”称号的清华体育老师平淡地说道。在曹振水近三十年的体育生涯中,最令他骄傲的就是带出了李翔宇、刘青、滕海宁这些得意门生。然而辉煌的生涯,都是训练场上一点一滴的踏实苦练完成的,此时的他正手拿秒表,在寒风中为跑过自己身边的这群年轻队员报时间。

  尽管训练辛苦,但20圈热身跑的量对他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上午文化课学习,下午训练,晚上还要自习。对于这些清华大学生运动员来说,要比其他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

  随着曹振水一声哨响,队员们纷纷结束热身,返回操场。等待他们的是12公里以上的变速跑,每天训练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

  在很多人看来,每天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实在难以招架,但高一时就跟着曹振水练习田径、今年大二的夏雨雨却感到“幸福”。“高中时候就感觉节奏很紧张,可到了大学没想到还有午休时间,反而觉得很幸福。”她的知足和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在今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夏雨雨在5000米和10000米项目中均收获了冠军。

  热身圈结束休息间隙,当被问到如何协调课业与训练时,今年大三的女队员杨雪却有着自己的看法。“学校提供的平台很好,学习和训练时间互不冲突,我们是靠体育特长进入清华的,所以也要靠好好训练取得好成绩来回报学校。”

  大一新生吴胜港算是长跑队的新人,这样的训练强度让他在进入队伍初期感到很不适应。不过他认为,在长跑的过程中,可以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特别是每当想起清华那些著名的校友,就更能够鞭策他不断努力训练。“如果生活每天都很轻松,那么一年会比一年困难;如果每天都对自己要求严一点、苦一点,那一年会比一年轻松,这算是我的座右铭,特别适用于我的大学体育生涯。”

  清华体育的“ABC”

  清华浓郁的历史和人文气息离不开百余年的时光打磨和文化积淀,清华的竞技体育也正是在这种文化熏陶和肯干实干的精神信条下经历了三个时期。

  据清华大学体育部副主任杜超介绍,清华的竞技体育走过了1988年到1989年的萌芽阶段,这个时期主要培养模式是双学位;1990年至1993年,是运动队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大部分运动员是凭借降分录取,兼顾少部分退役运动员;1994年至2004年不断走向成熟,并在体教结合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的模式。

  无论哪个阶段,清华竞技体育始终没有脱离它的目标和定位。从创立之初,就遵循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这也是清华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理念。“价值的塑造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这些显现的元素,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什么叫坚持、什么叫信念、什么叫团队,让学生置身于体育的魅力中,带有情感的东西才会感染和改变学生。”作为清华体育人,杜超明显被这种氛围深深影响,“早期清华就提出‘谈清华必谈体育’,说明清华的体育在学校的文化层面上和学生的个人意识及亲身感受中,有着很深的烙印。”在清华,对体育的理念和热情能够深入人心,并逐渐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文化氛围,高水平运动队的影响功不可没。

  由ABC三类组成的清华高水平运动队,犹如牢固的金字塔,层级不同,分工不同,却可以在整个学校掀起崇尚运动的浪潮。杜超解释说,A类队伍是经历最多的骨干力量,它们在校内主要起到引领作用。B类队伍分散在各个院系,是运动队的中坚力量,主要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C类队伍则是由普通学生发展而来,基本对某一项运动情有独钟,他们分散在各个社团和协会中,这些人与普通学生的交往更有亲和力,可以有效带动身边更多人群参与体育运动。这三支队伍虽然各司其职,却也不缺乏互相交流,对于A类和B类队伍中的学生,也时常会作为辅导员参与到C类队伍的各个团体,充分发挥自己在运动场外的价值和优势。

  “目前清华的运动队有40余支队伍、48个项目,代表队成员就有上千人,而清华每年本科生人数基本在3300人左右,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代表队成员,这样的比例构成了清华体育后备人才的根基,也是促成清华体育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杜超充满欣慰地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