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超级联赛安徽队父与子共同执教鞭
没有大牌球星、知名国手的升班马安徽和氏羽毛球俱乐部,目前排名本赛季羽超联赛第五位,他们在上一轮爆冷击败了湖南华莱。这支年轻队伍有如此出彩的表现离不开一对“父子兵”——教练于小渝和总教练于炳龙的付出。
本赛季羽超联赛介绍安徽队教练时,当现场播报“教练员于小渝!”的时候,大家都会不禁地笑一下,包括于小渝自己也会笑一笑。因为在几个月以前,于小渝还是一名运动员。
1990年出生的于小渝曾是国家队男双组的一员,今年天津全运会随北京队夺得男团冠军后他选择退役,作为安徽人于小渝回到了家乡安徽,成为了安徽队的一名教练员,而羽超则是他的执教首秀。“羽超第一场一个人带队去青岛比赛,非常忙碌。当听到广播中说‘教练员于小渝’的时候,自己感觉也很尴尬”。对于身份的变化于小渝坦言起初并不适应,尤其是在点评队员的时候,他也不自信。“他们当中有不少是我之前的队友,还有比自己年龄大成绩好的队员”。
对于儿子身份的变化,作为安徽队总教练的于炳龙是非常支持的。12月2日安徽队在铜陵主场的第一场比赛,于炳龙坐在教练员席上,和儿子一起指导队员,那是联赛难得一见的父子同场执教的画面。
提起于炳龙,在安徽羽毛球界人人都知道这个名字。上世纪70年代,于炳龙入选安徽省羽毛球队,成为一名专业羽毛球选手,后来安徽羽毛球队解散,于炳龙改行。但是离开赛场后,于炳龙依旧痴迷于羽毛球,对于自己未竟的事业,他希望可以传给小辈。从1999年开始,于炳龙在每周与朋友打球时,带上儿子于小渝一起去,于小渝也是在父亲的影响下,走上了羽毛球道路。而2013年安徽羽毛球队重建,于炳龙功不可没。安徽队如今能够参加羽超联赛,也实现了于炳龙多年的心愿。看到儿子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他也十分欣慰。“他有这方面的能力,值得培养。”于炳龙说。
“在我做队员的时候,我就经常和父亲交流,会写很多东西反馈给父亲,这给我转型当教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于小渝透露,“虽然父亲岁数不小,但是他的思想并不保守,他能够听取我的想法,接受新鲜事物”。
羽超进行了6轮,于小渝渐渐进入教练的角色,大家也都认可这位年轻的教练员。“坐在教练席上比在场上打球更清楚,我的意见大家会听取,像蔡炎炎、陈露、李汶妹、王祉怡等年轻队员经常和我交流,我的意见对大家有帮助,大家也自然把我当成教练员。”于小渝说。而于炳龙也逐渐放手,比赛时他不再出现在儿子身边,帮着指导比赛,而是坐在场下默默地关注着比赛。“刚开始当教练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他也在和球队一起成长。”于炳龙说。
安徽队本赛季羽超联赛的目标就是保级,而队伍正在于炳龙、于小渝父子俩的率领下向着目标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