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奥组委多“法宝”应对最冷开幕式
2月9日,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拉开帷幕。对于到场运动员、观众以及平昌冬奥组委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应对极端寒冷的天气。
由于地处山区,冬奥会期间又频繁受到冷空气袭扰,进入2月后,平昌当地气温频频走低,夜间温度一度低至零下20摄氏度。
根据平昌冬奥组委提供的天气信息来看,最近两天平昌当地的气温正在回升,8日最高气温更是达到零下1摄氏度,创造了2月以来的新高。平昌冬奥组委进一步介绍,开幕式当天的天气为多云,温度在零下5到零下2摄氏度,高于往年同期平均值。
气温的转暖并不意味着挑战的消除,正相反,不少代表团、运动员都明确表示希望不出席开幕式,避免在赛前受寒感冒。平昌冬奥组委主席李熙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组委会早就注意到了开幕式气温偏低的情况,并设计了多种应对方案,目前最佳方案已选定,相信在达到较好效果的同时也不会有太大花销。
这些措施包括:在开幕式现场设置3.5米高、510米长的塑料防风墙;设置18个暖房休息室以及40台暖炉;设置16处销售点,专门用于销售热饮等暖身饮品;设置5个医疗急诊室,安排165名医疗人员现场服务;缩短观众入场、退场时间等。
更为贴心的是,平昌冬奥组委还将在开幕式现场为运动员以及35000名到场观众提供“保暖大礼包”,里面包括一个手袋、一个坐垫、一条毛毯、一件防风衣、一顶帽子和3种暖宝宝。“保暖大礼包”目前已在主新闻中心展示,成为了来自全球各地记者最热衷拍摄也最希望在开幕式获得的抢手货。
根据天气预报显示,开幕式后平昌还会迎来几股冷空气,气温还将下降。不过,其中也不乏叫好声,美国高山滑雪运动员布莱斯·贝内特就表示,滑雪运动员一直与寒冷为伴,应对寒冷是我们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