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完善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竞技体校始建于1965年(前身是内蒙古体育运动学校),隶属于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是一所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生管理、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特色教学单位。

  学校设有田径、国际式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足球、网球、曲棍球等共8个二线训练队。一直以来,学校承担着为自治区培养、输送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

  2013年起至今,学院先后为自治区优秀运动队输送了185名优秀运动员。培养出17名世界冠军、68名全国冠军,480名自治区冠军。其中,学校一体化学生张小平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81公斤级拳击比赛金牌;学校输送的运动员王浩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20公里竞走第4名、2009年田径世锦赛冠军;李倩获2016年里约奥运会75公斤级拳击第3名,仁川亚运会银牌;杨家玉获2014年世界杯竞走比赛女子青年组10公里团体冠军、个人亚军;解金柱获男子青年组10公里团体冠军、个人第5名;学校跨项选材运动员耿文强获2017年雪车世界杯赛第7名、2018年平昌冬奥会获钢架雪车第13名,创造历史。

  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学校运动员宫丽华、何引丽、金铭铭、史立莹勇夺女子马拉松团体金牌,关思杨获得男子马拉松第5名,李春晖获男子10000米第4名,金铭铭获女子10000米第5名,解金柱与内蒙古田柔武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合作,获男子20公里竞走团体第5名。马怡鸣获女子20公里竞走个人项目第8名。学院与解放军共同培养的运动员杨佳玉在本届全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中,荣获金牌。

  学校现有在校训练的后备人才13岁至14岁144人,15岁至16岁167人,17岁以上140余人,逐步打造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2017年有26名运动员跨项选才进入国家集训队。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曲棍球协会、自治区体育局等部门认定为“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单位”“2013至2016年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2020年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自治区青少年训练基地”“自治区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全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学校”“自治区体育训练基地”等荣誉和称号。2017年12月,学校又获得“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学校在办学总体实力上,特别是在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已经达到了全国的先进行列。

  第十三届全运会后,自治区体育局将内蒙古网球队、内蒙古空手道队、内蒙古武术散打队、曲转冰国家队俱乐部放到学校,丰富了学校的运动项目。这既是对学校多年来在竞技体育工作方面不懈努力的肯定,又是对学校高度的信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