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飞存: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体育事业
4月19日,中国国家皮艇球集训队在宁波正式组建。为此,宁波市水上运动学校校长施飞存和他的团队准备了整整一年时间。
这一年,施飞存也是拼了,跑北京跑杭州,一次又一次和中国皮划艇协会、浙江省船艇运动协会沟通协商,并尽最大努力取得宁波体育局的支持,同时还要为国家队的集训做好场地和后勤保障准备。艰辛付出终于得到各方认同,这项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水上运动项目的国家队顺利落户宁波。而这只是施飞存工作中的一件普普通通的“分内”事。
2001年,29岁的施飞存调至宁波市体育运动学校,担任副校长,迈入体育圈。初来乍到,又是毛头小伙子一个,许多人对这位体校最年轻的副校长满怀疑虑。但是,施飞存内心有股不服输的韧劲,他暗下决心,别人行,我也一定可以,我现在不懂,以后一定要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里手。说干就干,他以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干劲,数学人特有的缜密、严谨,创业人特有的创新、奋进,带领着体校人在多个运动项目上取得突破,在国际和国内大赛中斩获一个又一个好成绩。
2008年,施飞存担任宁波体校校长;2014年,任体校校长兼水上运动学校校长;2015年底,调离体校到水上运动学校专任校长一职,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也越来越对体育事业充满感情,同时也有了一套自己的训竞心得。在他的带领下,2014年浙江省运动会上,宁波体校摘得史无前例的102枚金牌;同时水上学校获得24枚金牌,继续名列全省第一。2015年,在首届全国青运会上获5枚金牌,为宁波争得荣誉;举重选手石智勇获得美国世锦赛冠军。2016年,石智勇在里约奥运会上获得宁波首枚奥运金牌,虽然此时施飞存已不再担任体校校长,但作为宁波市举重协会主席和体育人,他还是由衷地感到高兴。2017年,划艇运动员李金达获得全运会冠军。宁波体校连续三届获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水上运动学校也连续两届获此称号,这是业余体校在政府层面的国家最高荣誉。
与其他体育训竞工作者不同,施飞存除了抓训竞,还非常注重运动员的德育教育和文化素养。他认为,运动员要成才先成人,而要成人,就要加强德育和文化教育。他在宁波体校和水上运动学校先后确立了“德育为先,读训并重,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办学理念,努力开创学生“进出口”两旺的局面。
施飞存常说,体校学生即使不能成长为专业运动员,也要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此,他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育人才”的工作思路,以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加强文化基础课程的同时,改革中专教学计划,实施分流教育,拓展运动员的就业技能和升学渠道。多年来,宁波体校文化教学始终名列全省体校前茅,在会考、高考、中考等全省统考中在省内领先,高考本科上线率一度达到83.6%。
调到水上运动学校工作后,施飞存对水上项目的普及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主动联系国家水上中心,承接“万人千帆”计划、“赛艇进校园”计划,借助国家推出《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的东风,牵线梅山管委会和国家水上中心的全面深度合作,开发建设梅山国家级水上运动休闲中心;积极推进宁波东钱湖开展水上运动发展,为当地学生进行帆船培训;筹建宁波赛艇中学联盟,目前已经吸纳效实中学、宁波外国语学校、宁波职教中心等学校参加;新城实验学校已经开展皮艇球校内比赛……
从数学教师到训竞专家,回首从事体育工作这17年,施飞存无怨无悔。期间,有汗水,有泪水,有委屈,有坎坷,但更多的是坚定、信任、收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