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毕峰一池碧波献终身

  “游铁现五”倾心血,一池碧波献终身!

  用这一句打油诗来形容淄博泳军的领头人毕峰,再合适不过了。从到运动员到教练员,再到淄博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负责人,40年来,毕峰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游泳事业,并让淄博游泳走出山东,走向全国。

  淄博位于山东省的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城市。但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体育成绩却成为淄博市最能拿得出手来的“城市品牌”。2010年、2014年两届山东省运动会上,淄博市代表团都蝉联奖牌榜第一,总分第一,竞技体育成绩赶超济南、青岛。而在淄博代表团中,淄博泳军作为“王牌军”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两届省运会上的奖牌数和总分数均位居淄博市各项目之首。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游泳(含少儿组)项目,淄博运动员王一淳、王新戈、杨浚瑄共夺得7枚金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铁人三项比赛中,淄博输送到解放军队的仲梦颖获得2枚金牌。2018年4月进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亚运会预选赛中,王一淳夺得女子50米蝶泳冠军并获得参加亚运会资格,杨浚瑄获得女子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男女4X100米混合泳接力3个冠军并获得参加亚运会资格;2018年5月进行的铁人三项世界杯比赛暨亚运会选拔赛上,男子运动员刘忱和女子运动员仲梦颖获得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的资格。

  近两年来,毕峰带领淄博游泳高标定位,明确两大中心工作:普及游泳项目,挖掘培养游泳人才。

  培养人才是指发现和培养具有奥运争光潜质的优秀人才,不遗余力地全方位保障和培养,王一淳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多点”输送优秀后备人才是淄博游泳的“创新”——坚定的选择国家队、山东队、解放军队(海军)作为输送对象。为确保这种思路的落实,淄博游泳不仅从组织层面积极争取协调,还派出自己的教练到这些队伍中帮助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进行支持配合。

  不管是培养,还是输送,游泳后备人才的选拔是关键。为此,从2011年开始,毕峰就亲自带领游泳中心一班人奔赴淄博的各个区县,与区县的教体局、教育局对接,积极推广“游泳进校园”活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杨浚瑄、王一淳、王新戈等优秀苗子都是在这一年选招上来的。毕峰将其称之为“浪潮式”选材计划,这为保障淄博游泳后备人才永无断层之忧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淄博市游泳中心与张店区实验中学(重点初中)全面合作,在淄博市实验中学(重点高中)招收游泳特长生,游泳项目重回市中运会等措施,促进游泳培养方式开启了新阶段。

  为解决制约游泳项目发展的“池馆”问题,毕峰带领淄博游泳中心一班人,拓展思路,主动出击,把散落在全市不同区域的池馆,通过合作等形式,悉数把这些游泳馆纳入淄博游泳的“统一管辖”范围,在增加选材训练基地,扩大选材基数的同时,更缓解了各区县游泳业训基础薄弱的问题。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