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奥体中心综合训练馆提供标准化服务
![]() |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始终把国家队驻训保障作为首要任务,综合训练馆作为中心重要保障场馆之一,是驻训国家队训练人数最多、训练场地面积占比最大、训练时间最长的场馆,承担着柔道、摔跤、网球3个项目、7支国家队的训练保障任务。多年来,综合训练馆坚持从高处着眼,从小事入手,努力为驻训国家队提供管理有序、服务周到、氛围良好的训练环境。
实现管理有序
“场馆的服务保障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既涉及水电、安保、卫生等场馆运行的方方面面,还要根据国家队不定期加练的情况调整工作时间,几乎是全天候待命。”综合训练馆馆长彭军说,“过去,各岗位之间的职责不够明晰,各驻训国家队在场馆、场地和训练器材的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交叉。根据总局和中心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场馆组织编写了《国家队训练服务保障标准化手册》。”通过《服务保障手册》,进一步明确了各服务保障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国家队训练相关管理规定,确保服务保障工作有标准可依、有规律可循。
及时有效的沟通是了解国家队需求、提升服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前提。场馆专门建立了沟通联络机制。每月一次面向驻训国家队进行问卷调查,每周由分管副馆长与在训国家队领队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运动队的训练计划。每天由场地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跟进国家队教练员、运动员训练需求,及时处理突发问题。分管场地服务保障工作的副馆长王珏虹表示:“通过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实现了由点到面的覆盖。这样就能确保我们第一时间了解国家队的需求,做到及时解决问题并有效反馈,也使我们的服务保障工作更具针对性。”
提供良好氛围
2017年初,国家体育总局启动了项目协会改革,中国柔道协会、中国摔跤协会陆续与原有项目中心脱钩,分别于2017年7月、12月完成协会负责人调整工作。为了更好地备战东京奥运会、保障协会发展,中国柔道协会、中国摔跤协会希望能在国家队训练场馆入驻办公,以便更好督促备战。“中心了解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工作协调会,为协会腾出临近训练场地的最优房屋资源,确保协会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同时为了给协会提供更舒适的办公环境,我们主动征求了协会办公的具体需求,对办公房屋进行了装修改造。”彭军说。
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中国柔道协会已于2017年12月入驻办公,中国摔跤协会也正在置办家具准备入驻。
服务细致周到
围绕新的备战周期里国家队的训练需求,场馆不断细化服务保障内容,关注驻训各方面,落实工作点滴,使场地配套设施尽可能完备。分管场馆设施运行工作的副馆长赵铮说:“运动员在场地全身心训练备战,我们的服务保障也要毫不懈怠地跟上。要打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和备战氛围,让他们练得舒心,更有干劲。”
在新的备战周期,国家队组建了新的教练员团队,对场地器材布局也有了新的要求。去年下半年起,场馆主动配合队伍对场地器材布局进行了调整,转移、整理各类训练器械共计7大类100余件,调整后的场地器材陈列更符合队伍要求,训练的针对性和效果性也大大提高。(转自7月19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