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周晨光:让孩子们多了解冬奥会

  作为中国第一位在小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实践的体育教师,周晨光的生活与工作已经与奥林匹克完全融合。“我开始做奥林匹克教育源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过了7年,2015年申冬奥成功,中国奥林匹克教育又有了新的契机,这三年来我把教育的平衡点逐渐进行了调整。”周晨光说。

  2015年申奥结果出炉前夕,在学生中开展的一年一度的模拟奥运会从以往的夏奥会转向了冬奥会。周晨光说:“那届模拟冬奥会我们的口号是‘冬奥未至我先行’,但校园里无冰无雪没教具怎么开展呀?我们用万向轮加上椅子做成滑冰、滑雪的器材,后来我又制作了旱地雪橇、旱地雪车、用胶带把泡沫板和墩布把绑在一起,为孩子们制作了安全有趣的冰球杆,把实心轮胎下面装上万向轮做成了冰壶。”周晨光回忆道:“孩子们看到这些器材的时候都沸腾了,尽管在夏天,但孩子们都感受到冬奥会就在身边,对冬奥会有了期待。”

  这位学生口中的“发明家”介绍,“我希望让孩子们明白奥林匹克是在身边的,我以奥林匹克教育为主线,文化的传播以及实践的落地为主要着力点。在日常生活中,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时候,加紧让孩子们接触冬奥的内容,让他们的学习和锻炼高效优质。”
  三年间周晨光的奥林匹克教育“抓手”已经完全“抓住”了冬奥。2017年底,他成为了北京市委宣传部百姓宣讲员、北京2022冬奥宣讲员,跟随北京冬奥宣讲团先后在北京各区县和东北三省进行宣讲,先后为大中小学以及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近百场宣讲。(转自8月6日《中国体育报》1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