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冰雪运动成关注焦点
这个炎热的8月,首都的体育迷们将大饱眼福,一部部精彩的体育电影将呈现给大家,点燃内心的对于运动、对于电影的激情。8月8日至13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仍将以“冬奥梦·体育情”为主题,积极围绕和配合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推动冬季运动文化的传播。
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创办于2005年,是北京2008奥运周期“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奥运遗产。2016年以来,为配合北京筹办冬奥会工作,电影周将冬季运动影视文化传播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在作品征集评选、优秀体育影视作品展映及全国公益联展、国际研讨会、体育影视展览展示、开闭幕活动等常规活动基础上,专门设置冰雪运动单元作品征集评选与展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冬季运动文化的传播和冰雪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
今年,离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及残奥会已过去十年的时间,2022年冬奥会也已进入了北京周期,向我们渐渐走近。对此,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与首都之星艺术影厅联盟,共同打造了奥运官方电影回顾展。在8月9日—13日,观众可以在北京的9家影院看到6部极具观赏性与划时代意义的奥运官方电影,自1984年美国洛杉矶到2016年巴西里约,时间跨度30多年。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首次在中国与观众见面,它们不仅拥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与观赏性,对于国人而言还蕴含着特殊的时代意义。其中两部关于冬奥故事的影片《荣誉与荣耀的故事》与《奥林匹克荣耀的故事》也在其中。《荣誉与荣耀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时,包括当年17岁的花滑运动员陈露、美国速滑运动员克里斯汀·霍勒姆等多名运动员的故事。而《奥林匹克荣耀的故事》则是对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时的诸多运动员进行了描绘,并着重介绍了中国情侣运动员申雪和赵宏博勇夺金牌,打破了俄罗斯在花滑上的垄断。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好地助力和宣传北京冬奥会,本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的中国经典体育电影展映活动中有一项特别的内容,“我在零度等你——千村万场冬奥冰雪体育电影乡村展映”系列活动,旨在有效利用北京市农村电影公益网络设施设备为北京广大乡村地区普及冬季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知识和冰雪运动,放映影片为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推荐的《冰球小王子》、《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许海峰的枪》、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永恒之火》、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官方电影《奥林匹克荣耀的故事》等。放映规模为北京市范围内涉农行政区,每部影片每村1场,涉及放映点4000处。
作为城市重要的体育文化品牌项目,十几年来,体育电影周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推动了中国体育电影电视作品创作和国际交流,进一步在全社会传播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已经逐步成为完善中国体育文化体系建设,推动国际体育人文交流与合作,具有“双奥”城市北京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转自8月6日《中国体育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