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教练刘犇:一年相聚十来天就很幸福

  “其实在我看来,从一名运动员到教练员,我这三十年来的跳水运动生涯一直都比较顺,也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波折。”现任国家跳水队男子跳台主教练刘犇在说起自己从事跳水运动的经历时,语言平和而轻松。
    作为一名跳水运动员,从1994年进入国家队,到1995年、1997年两获世界杯一米板冠军,最终到2002年退役离开国家队,在有“梦之队”之称的中国跳水队里,刘犇的这些成绩较为一般,但当他作为一名跳水教练,在几年时间里,培养出了施廷懋、陈艾森两名奥运会跳水冠军,无疑是十分成功的。
    其实,从2002年退役下队后,刘犇就进入国家队担任助理教练。2005年,刚刚成立跳水队不久的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由于缺乏高水平教练,便向刘犇发出了执教的邀请。抱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决心,他毅然放弃了国家队优越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重庆。
    “那个时候重庆刚刚成立直辖市,无论是体育的基础设施,或是后备人才等方面都还比较落后,但是我认为重庆人刚毅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适合跳水运动这个项目,因此,我还是满怀信心回来了。”
    回到重庆,刘犇马上着手四处寻找苗子组建队伍,从基础训练开始,培养和发现可塑之材。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等待,2008年,一位教练员向他推荐了之前在清华大学跳水队训练的重庆小姑娘施廷懋。
    十年过去了,现在刘犇依然清楚地记得刚见到施廷懋的情景,“她对跳水的确有些天赋,也有一定的基本功,但是好久没有参加过比赛,体重严重超标,完全就是个小胖子。”
    为了让施廷懋尽快站在跳板上开始正常训练,第一项任务就是减重。由于当时的训练设施条件有限,除了控制施廷懋的饮食,刘犇只有采取“土办法”—— 跑步减肥。
    重庆夏季的高温酷热难当,为了帮助施廷懋尽快减掉体重,每天刘犇都带着她到大田湾体育场跑步。顶着烈日,师徒在跑道上不停地奔跑,为了增加排汗,尽快减掉体重,每天跑步前刘犇还专门让施廷懋换上长衣长裤。就是这样玩命练,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施廷懋的体重就从110多斤减到了102斤,终于可以“轻装”上阵了。
    经过几年艰苦训练,施廷懋这支小荷逐渐露出了尖尖角,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获得女双三米板冠军,2011年她又以地方队员身份夺得世锦赛一米板冠军。尽管如此,施廷懋要想走得更远,在她面前还有一个必须要跨过的门槛,那就是进入国家队,而门槛前却有一只拦路虎:107B(向前翻腾3周半屈体),作为进入国家队的敲门砖,只有攻克了这个动作,国家队的大门才会敞开。
    为了帮助施廷懋战胜这只拦路虎,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刘犇就安排她进行107B训练,为她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刚开始,施廷懋老是找不着状态,身体总翻不过来,每次入水都是重重地摔打在水面上。无奈之下,刘犇只有再次拿出用时间和数量堆积的“土办法”,利用每天训练课结束之后,专门为她开“小灶”。训练强度大的时候,这个动作就要接连跳两、三个小时,一直练到中午一两点也是经常的事。
    就这样一个动作天天反复练,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效果还是没有显现出来。看到自己的弟子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着错误的动作,刘犇有些沉不住气了,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执教能力,“那个时候我感到十分迷惘,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不服输的劲头却让他始终不能放弃,师徒俩又相互鼓劲重新回到跳池边开始训练,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107B这只拦路虎必须拿下,这是他们作为跳水人所必须完成的使命。
    在帮助施廷懋攻克107B的在时间里,也正是刘犇谈恋爱、结婚生子的这个阶段,刘犇全身心投在训练上,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过着“跳水馆、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基本没有时间照顾家人和孩子。有时候爱人也有意见,他就安慰道,“等我们把107B攻下之后就好好地陪陪你们娘俩。”话虽如此,但刘犇的承诺却很难兑现,特别是他随后调入国家队担任男子跳台主教练之后,聚少离多更是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一年能相聚十来天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这么多年,我亏欠家人的实在太多了,唯有通过成绩来报答。”
    又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艰苦训练,2012年开始,施廷懋终于攻克了这只拦路虎,在此后的大赛中她频繁选择跳107B高难度动作,并累获成功。她的表现有目共睹,最终得以入选国家跳水队。
    国家队的平台,给了施廷懋进一步表现自己的机会:从2012年入选国家队,她先后在世锦赛、世界杯等多次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更是不负众望,夺得女子个人和双人3米板两枚金牌。
    “这两块金牌是对我17年努力训练的回报,也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功劳。”施廷懋说,成绩不属于她一个人,而属于中国跳水队和她身后的重庆团队,尤其是刘犇教练的悉心培养,才让自己走得更远。(转自9月6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