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武术家二十多年帮助留守儿童数千人

  “师傅,好!”“师公,您好!”……在广东省武术精英大赛茂名赛区的比赛现场,有一位老人在现场忙于赛事的组织安排,而参赛的选手,有不少是他的“徒子徒孙”。他就是岭南著名武术家、荣获中国武术界“八段”位、广东省武术协会会长,茂名市武术协会主席王军杰。
    看到家乡茂名那么多孩子参加这次省级武术比赛,王军杰感慨万分。“少年强,则中国强。有更多的孩子习练武术,青少年体质健康有保障,国家更有希望,实现‘中国梦’指日可待。”
    王军杰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本世纪初,他在深圳开办企业,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不忘初心,始终致力于体育和武术的发展。王军杰在茂名当地开设了4家武馆,在深圳也开办了武术培训中心,武术成为他的工作和生活重心。
    王军杰的家乡在罗江河边的农村,生活环境一般,家乡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及安全保障,老人也没有健身的场所。2013年,王军杰和另外一个乡贤捐资建成了一个6000多平方米的沙洲坡文武广场、一间两层的风雨舞台、两个篮球场、乒乓球台和健身长廊。难能可贵的是,为了使外出务工的乡亲放心,王军杰在老家林尘墟建了一个沙洲坡武术会馆,免费供留守儿童及热爱武术的青少年学武。
    在茂名农村,王军杰努力为这些留守儿童营造“武术之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王军杰免费为留守儿童提供吃住,与其他教练和徒弟一起为孩子们悉心传授武术,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武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至今从王军杰和王家拳馆走出来的武术留守儿童已达数千人。
    记者在茂名化州王家拳武术馆看到,数十名孩子在练武,他们身着练功服,身姿挺拔,神气十足地在练习基本功。“不少人不了解中国传统武术,其实武术最主要的是武德。我创办这个武术馆的宗旨是希望通过武术去培养社会的精英,锻炼孩子们的体魄,健全孩子们的人格。”在王军杰看来,练习传统武术有着很多的益处,不仅可以磨练孩子们的意志,还可以提高品格修养。
    今年11岁的劳冠锋现就读小学五年级,平时父母不在身边,而练习武术却让他战胜了孤独和寂寞。“师公(王军杰)和教练们都很好,放学后,这里就是我的‘家’。”
    留守儿童们也非常争气,多次在全国和广东省的武术大赛中获得佳绩。本次广东省武术精英大赛,王家拳馆和留守儿童们就斩获多项桂冠。参赛的广州鸿辉龙狮武术馆领队梁章辉以前就是茂名的留守儿童,也是王军杰的第一代留守儿童“徒孙”,如今梁章辉已经考上广州某公安局当上公务员,他说:“‘师公’为中华武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常年帮助留守儿童,免费传授武术,传承武术文化,从来不图回报,我们都非常感激他。”
    现在,王军杰和他的教练团队,致力于武术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王军杰说:“武术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一代一代人坚持不懈地传下去,并使之发扬光大。武术也不仅仅是一种防身健身运动,更是磨砺意志、传承文明、凝聚力量、报效国家的重要教育方式。从儿童、从少年抓起,意义会更加重大,因为少年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民族兴。”
    由于王军杰对武术运动的推广作出巨大贡献,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等称号和荣誉。王军杰对此表示,希望广大民众练武,人人强健身体,延长寿命,从而有强健的体魄和完美的人格魅力为实现“强国梦”而努力,才是习武者的真正目的。(转自9月19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