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峰坚守蹦床30年寻找下一个“高磊”
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少不了诸多优秀教练员的身影,他们始终在背后默默辛勤付出。在市运会闭幕式现场,来自徐汇区的蹦床教练高伟峰是2014-2017年度上海市青少年体育训练“十佳教练员”称号的获得者之一。
这并非上海市运会第一次设置该项奖,但却是高伟峰首次获此殊荣。皮肤黝黑、身材瘦弱,已经有了不少白发的高伟峰,在人群中看起来一点也不显眼。面对荣誉榜上写着自己的名字,这位有着30年教龄的老教练感慨万千:“这是我第一次拿到‘十佳教练员’奖,这个时候拿到奖项,真的很不容易!”
高伟峰口中的不容易,来自多方面因素。相比于市运会中的“优秀教练员”奖,入围“十佳”在成绩要求上更严苛。“我输送的队员中有在亚运会、世锦赛以及奥运会中拿到奖牌的,但需要达到两次才能获奖,很难。”高伟峰说。
这是高伟峰的第五届市运会,从2002年开始带队征战,那一年徐汇区拿到了1枚蹦床金牌。每届市运会高伟峰带队成绩都在不断突破,今年徐汇区拿到了12枚蹦床金牌中的8块。苦尽甘来,高伟峰获得了“十佳教练员”奖,输送的蹦床运动员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30年中取得的成绩相当不易,这个荣誉对我而言是很高的。它是一个激励,鼓励我培养更多运动员。”高伟峰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培养,需要家长的支持,更需教练员的敬业,高伟峰就是靠着扎根基层的那股劲坚持。当媒体问及他最大的困难时,高伟峰紧皱眉头,随后说了两个字——选材。这是基层教练不得不面临的挑战,也是他说不容易的另一缘由。“有些家长不理解,有的家长对体育认知程度狭隘,孩子训练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在我们看起来是很可惜的,家长的支持很重要!”
如何赢得家长的信赖和认可?高伟峰除了常常将自己儿子高磊——里约奥运会铜牌、2018年俄罗斯蹦床世锦赛金牌得主,作为课堂案例外,还亲自做了调研,与学校和家长沟通。“小孩子接送成为训练蹦床的一大阻碍。” 探寻究竟后,高伟峰有了应对之策,“去年起在徐汇区上海小学设基层训练点,从全校400名孩子中挑选了20多人进行业余蹦床普及课。来训练的孩子里90%是上海本地小孩,家长们都同意,对他们成长帮助很大。”
发现、挖掘、培养优秀的运动员,需要各方面综合条件,更需要体教结合,选材只是长征路上的起点,是最不可或缺的一步。高伟峰教练始终在基层蹦床中坚守,他希望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寻找出下一个“高磊”。(转自11月16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