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旅融合亮点纷呈让重庆市民生活更美好

    2022年重庆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600亿元,8家银行提供总额不低于65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全市20个项目入选2018年全国优秀体育产业项目名录,体旅融合亮点纷呈……12月6日,重庆市2018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在万盛经济开发区开幕。这些振奋人心的数字和目标,将更好的助力高品质生活,丰富重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市“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的要求,按照重庆市委五届三次、四次全会的精神,对标对表落实全市“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加快创建体育强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体育需求,重庆市体育局制定出台了《体育产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行动计划(2018—2022年)》。   
    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杨贵山介绍,这项计划准备用4年时间,到2022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600亿元,GDP占比1%以上,体育产业逐步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提出了几项主要任务。首先,围绕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为目标,以户外运动项目产业为重点,立足特色自然资源,推广登山、攀岩、冰雪、定向等山地运动产业,发展游泳、漂流、钓鱼等水上运动产业,培育野营露宿、拓展训练、丛林穿越等林地运动产业。依托重庆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发、引进体育赛事,让体育、旅游相互融合,通过运动走进山、水、泉、林、瀑、峡、洞,形成经济新的发力点。以突出体育旅游品牌赛事活动为引领,厚植重庆历史文化,立体发展“水、陆、空”户外运动项目,形成“点、线、面”全方位、“春、夏、秋、冬”全季节的户外运动格局。 
    重点培育和发展马拉松、山地户外赛事、自行车、铁人三项、龙舟、攀岩、水上运动、高尔夫、山系、汽车自驾、轮滑、定向运动、航空运动、极限运动、马术等户外运动项目,打造36个以上国际国内户外品牌赛事活动;重点打造全域体育旅游·万盛示范区、武陵山区户外运动·武隆示范区、都市体育旅游示范区、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示范区、现代时尚体育旅游·龙兴示范区等5个户外体育旅游示范区。除此之外,重庆还将大力发展群众身边的户外运动,加快建设群众身边的户外运动设施、普及群众身边的户外运动项目、推动线上和线下户外运动发展、大力支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将重庆打造成为全国户外运动爱好者首选目的地,使内陆开放高地与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相互促进,使重庆山清水秀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其次,要打造竞赛表演业。深入挖掘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潜力,促进赛事与市场融合,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形成独具特色的竞赛表演市场体系。要改革场馆服务业。扎实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的两改试点工作,打造体育场馆综合体。坚持公益属性,发挥公共体育场馆的服务功能。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运作,着力培育体育中介组织和专业人才,广泛开展中介服务,使重庆逐步成为西部地区体育商务和体育赛事经纪活动中心。要壮大体育用品业。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发挥该市人力成本、物流通关和保税平台优势,引导体育用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杨贵山副局长说,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创新“体育+”“+体育”。积极争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加强对体育旅游精品景区规划建设指导,加快开发沿江、沿山的体育休闲运动线路和体育旅游项目,用3年左右时间策划、设计、认定、发布、推出10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创建10个市级体育旅游示范区,打造国际国内户外品牌赛事活动36个以上。同时,要稳步发展体育彩票业。增强共享发展意识,把体育彩票的市场培育作为全域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上下联动,整合资源,更好发挥体彩对全市体育发展的“助推器”作用。(转自12月3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