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眼镜”开一张运动处方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据有关部门对长春市部分学校小学一年级学生视力检查数据统计,2015年至2018年近视患病率依次为13%、17%、19%和26%,小学生的近视率迅速攀升,且许多幼儿在入学前就已经患上近视及眼部疾病。”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会主任委员郭乃硕代表对记者说。 
  像郭乃硕代表一样关注青少年眼睛健康的人大代表还有很多:香港希玛眼科集团主任林顺潮代表表示,很多人以为近视、眼睛的问题只是小问题,但实际上眼睛不好对个体以及社会发展影响都很大。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炼油三部工艺主管丁明代表则从保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眼睛和避免青少年学生网络上瘾的角度,提出了“以人大立法的方式规定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含幼儿园),学生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建议。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代表则介绍说,欧美一些国家对于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比如法国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英国明确表示,除紧急情况外,16岁以下的学生不准使用手机;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等。
  针对愈发严重的“小眼镜”问题,不少人大代表都提出了“以防为主”的建议。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善竑代表就建议加快学生近视防控标准化体系建设,构建视力健康教育、智能化监测风险预警、综合干预管理、数字化全程跟踪管理的多重近视预防“防线”。也有代表指出,“防”与“堵”的同时也要“疏”,应着力改善青少年学生用眼环境,花鼓戏传承人杜美霜代表建议,应该引导青少年更多走出户外,通过体育锻炼、文艺活动等形式改善用眼环境,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建议教育、体育部门增加协作,开齐、开足体育课,为青少年、全社会的用眼健康‘保驾护航’。”杜美霜代表说。肖胜方代表也表示,在禁止中小学学生将智能手机带进校园的同时,应同样重视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
  为“小眼镜”开运动处方只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体育充分发挥塑造功能、社会功能、融合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葛菲代表认为,体育的价值不仅在“体育圈”内,更在“体育圈”外,应积极推动体育事业与改革、科技、产业、服务等领域有机融合,打破固有壁垒,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体育服务供给,充分挖掘和有效释放体育综合价值。(转自3月15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