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岁月天津体育展辉煌成就

  天津,地处渤海之滨,九河下梢,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性造就了开放包容的人文情怀。天津是中国近代体育的发祥地,是中国百年奥运梦想的策源地,创造了新中国体育史上的多项“第一”。天津体育既保留着传统的体育文化,传承着百年奥运的荣光,又融汇着东西方体育的精髓,在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光辉史册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砥砺前行;七十年,开拓创新;七十年,连攀高峰。共和国七十年的历程,记载着天津人民的荣光,共和国七十年的辉煌,映射了天津体育的梦想。

  七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天津体育始终把握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勇立潮头、拼搏竞进。海河两岸70年体育工作的辉煌成就,定格成体育赛场一个个激动的时刻,绘就成体育事业发展一幅幅壮美的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精彩乐章。

为国争光 勇攀高峰

  体育是天津的城韵和史魂。天津是西方近代体育进入中国时间最早、项目最多、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天津体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面发展时期。1952年和1954年,天津市体育分会和天津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正式成立,促进了天津体育的迅速发展。天津竞技体育在全国起步早、发展快。新中国成立后,天津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棒球等项目先后组建了优秀运动队,为国家和天津在国际国内赛场上争得了荣誉。

  50年代,天津运动员穆祥雄、赵庆奎、郭浩洲多次打破游泳、举重、航模的世界纪录,王志良和张燮林合作获得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郭可愚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夺得女子跳马铜牌,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国际体操赛场上升起。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新时期,天津高度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不断投入力量,创造了竞技体育新的辉煌,为中国体育军团输送了大批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为中国体育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0年,跳水运动员桑雪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女子十米双人跳水金牌,实现了天津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此后又相继走出了跳水运动员王鑫、汪皓,女排运动员李珊、张平、张娜、魏秋月,柔道运动员佟文,体操运动员陈一冰,举重运动员吕小军等奥运明星,以奥运金牌教练、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王敏、吴卫凤、王宝泉、赵奇、赵治山、李清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练员在津门百姓中家喻户晓,他们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天津体育之星。

  天津足球曾经在全国性的赛事中取得了16次冠军和15次亚军,天津网球女队连续15年、16次夺得全国网球团体锦标赛冠军并实现全运会三连冠,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女子水球队,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天津女排在王宝泉、陈友泉执教下,五次获得女排亚俱杯冠军,十一次夺得全国联赛冠军,三次加冕全运会冠军,一次摘取全运会青年女排冠军,五次荣获全国锦标赛冠军,五次登上全国大奖赛的冠军领奖台。她们风雨兼程地走过了20个年头,严格要求,敢于争先,刻苦钻研技战术,开创了“锐意进取、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争创第一”的天津女排精神。天津市委、市政府多次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和弘扬“天津女排精神”,天津女排成为天津体育的一面旗帜。

  一代代天津体育健儿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中国体育军团输送了大批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为中国体育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惠民利民 引领潮流

  群众体育是天津体育事业一颗璀璨的明珠。1949年11月举办的首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揭开了天津体育运动新的历史篇章。上世纪50年代初,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广大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要求日益增强,以职工体育、学校体育、农民体育及国防体育为重点的群众体育活动展现勃勃生机。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天津群众体育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以学校体育为基础,以职工体育为依托,以体育竞赛为杠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将诸多发展经验推广至全国。

  上世纪80年代,天津从开展“千队百校”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开始,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创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涌现出南楼中学排球传统校等300多个体育传统学校。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实施“1014希望之星”青少年训练标准,受到国家体委、教育部高度重视并召开全国青少年体育现场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撑下出台了“8421”体育后备人才规划,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带动了学校“阳光体育”的深入开展。

  作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的先行者,天津参与起草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首创《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开创了“突破纵向,打开横向,深入社会,走向家庭”的社区体育新模式。1984年,全国首个群众体育节诞生在天津。80年代初,“五一”职工长跑和职工万名棋手大赛成功举办,并持续至今;1984年,全国首个群众体育节诞生于天津,首创的“假日体育”成为名牌;被邓颖超同志誉为天津“土特产”的“三八”妇女健康杯诞生于80年代,至今已经坚持了37年;举行了30余届的海河龙舟赛让群众亲身体验龙舟运动的快乐; 2000年,天津创立“健身大拜年”活动并推向全国。新世纪以来,“新年步步高”登天塔活动成为天津市民迎接新年的必备体育大餐。诞生于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的天津市民广播体操作为大众广播体操向全国推广。

  新时期,天津群众体育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大力构建亲民、便民、惠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户外登山活动、体育旅游博览会、第三套市民广播操、太极“八法五步”的推广与普及等新时代的体育产品广受大众喜爱。

  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与天津市政府签订第十三届全运会周期协同推进“全运惠民工程”协议,全运惠民理念在新的全运周期在全国发扬光大。2018年6月,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下,与互联网结合“享锻炼”──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平台正式上线,为全国的群众体育服务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2018年制定了“群英工程”计划,设立了11个专门的培训基地,为群众体育事业添砖加瓦。创建“一地一品”、“一行一品”、首创公园体育大会等活动,为群众体育活动增添了新亮点。

  改革开放之初,全市拥有各类体育场地1400个,总面积为530万平方米。自1982年,从中国最早的体育场──民园体育场进行改建开始,天津即在体育设施上层层推进,几乎每年都有新场馆落成。不仅是专业场馆投入使用,紧紧围绕大众健身需求的健身路径、健身公园、社区文化健身中心等百姓健身设施也在逐年增加。天津在体育场馆的建设改造上,坚持同城市规划相结合,同体育运动的长期发展相结合,同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相结合。目前全市拥有以天津奥体中心、滨海新区体育中心、天津市健康产业园体育中心、海河教育园体育中心“四大核心”为标志的上百个各类体育场馆。一座座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中心配合着一处处的体育公园、社区健身路径等使得“打造15分钟”健身圈的目标扎实推进,群众健身的设施保障更为完备。

体育产业 快速发展

  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城市,天津体育产业起步早。梅花牌运动服伴随中国奥运第一人许海峰登上奥运领奖台。天津春合体育器材三度荣获国际体操联合会的认证,多次被重大国际比赛采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天津各区体育场馆开展经营活动,成为最早的体育产业。进入90年代,社会力量开办保龄球馆、健身房、轮滑馆、台球厅,奠定了天津体育产业的社会基础。

  新的历史时期,天津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出台《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瞄准新需求、开发新产品、打造新业态、创造新模式和培育新主题的要求,积极推动体育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

  天津制定了“一轴两带多园区”的体育产业规划,体育产业实现整体提升。山野运动基地、汽车露营地、水上运动基地、V1赛车场等休闲产业逐步发展。政府每年提供体育引导资金,累计支出引导资金1.6682亿元,助力天津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32.66亿元,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展体育产业的局面。连续3年举办天津市体育旅游大会,吸引全国游客20余万人次。2017年推出“体育惠民卡”实施体育惠民政府补贴,更为群众健身再添动力。

  承办大型赛事广受赞誉。新中国成立伊始,天津就举办过数次华北和全国的比赛。伴随着改革开放,天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和重要体育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带动了天津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天津城市面貌的全面提升。

  1995年的第43届世乒赛是改革开放后天津举办的第一次国际大赛,也是载入中国体育史册的一次国际大赛。“人人当好东道主”的口号深入民心,为天津留下宝贵的财富。1999年天津世界体操锦标赛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世界体操锦标赛,也是这一赛事创办近百年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成为世界体操运动史一次盛会。

  2007年,天津成为中国女足世界杯的举办城市之一,2008年,天津成为北京奥运足球比赛的协办城市,在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历史中留下了天津的足迹。

  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在天津成功举行,这是天津首次主办国际性综合运动会。2015年,第18届女排亚锦赛在天津举行,由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在天津时隔四年再度登顶,开启了中国女排新的征途。

  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在天津成功举办,成为中国体育的焦点和亮点。四年一届的全运会不仅是我国最高水平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风向标。第十三届全运会以“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为主题,顺应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要求和人民愿望,全运会改革全面推进,全民共享全运精彩,不仅凝聚各方力量迸发出强大活力,也为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示范性引领。

  2018年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成功承办了中俄两国青少年冰球友谊赛活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为比赛开球,让喜爱冰雪运动的天津人民感到无比振奋,有力促进了冰雪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天津成功举办,本届残疾人运动会首次增加残疾人冬季体育项目,首次大幅增加残疾人群众体育项目。“同心同梦幸福中国”,两次全国性运动会办得同样精彩。

  七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体育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拼搏中奋进的天津体育,为新时期中国体育的腾飞,为天津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天津体育取得的累累硕果,离不开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1500万天津人民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一代代天津体育工作者的拼搏和努力。天津体育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历史,砥砺前行,秉承70年体育发展成功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体育改革创新步伐,站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为加强建设体育强市、推进天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转自10月24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