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十项系列赛善作善成

  10个大项18个分项,参赛规模达3万人次;十个大项的注册运动员人数较办赛初期增加近8000人,增幅达82.72%;已有15个区可以参加至少8个项目的比赛,参赛人数较办赛初期增加2500余人,增幅达31.36%……一系列的数字彰显了上海创办青少年十项系列赛9年来,对推动青少年体育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优秀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所发挥的“杠杆效应”。

  12月29日,“追梦吧少年”2019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十项系列赛颁奖典礼在东方体育中心举行,表彰在赛事中表现优异的青少年运动员及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教练员和有关训练单位。经过8个月的激烈角逐,徐汇区、普陀区代表团分列团体奖牌榜、总分榜榜首;高斌等199名青少年运动员获评“最佳运动员”;张晓峰等50名青少年教练员获评“最佳教练员”;静安区足球队等6支运动队获评“最佳运动队”;10个区代表团荣获“优秀组队奖”等奖项。

  现场典礼主色调为蓝色,寓意青少年体育是体育事业的蓝海;主题为追梦吧少年,通过不忘初心、梦想、责任等篇章回顾过去,感受教练不忘初心,扎根青训,成就一个个未来之星,以及青少年敢于追梦,每次奋斗拼来荣耀的励志足迹。

  颁奖典礼现场,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王海威,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上海市体育局青少处(科教处)有关领导与胡荣华、孙海平、王励勤、陶璐娜、徐莉佳、成耀东等上海体育知名人士分别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相关项目中心、相关市级项目协会、各区体育局、体校等有关负责人及获奖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出席了颁奖典礼。

围绕青少年特点办赛 参赛规模达3万人次

  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十项系列赛于2011年创办。九年时间里,赛事已成为检验青少年体育训练成效,引导青少年体育训练发展方向,锻炼选拔人才的重要平台,是各区优化项目布局,推动项目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成为了上海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赛事各项目始终围绕“兴趣性、基础性、综合性”三原则,坚持围绕青少年特点办赛。首站比赛,大部分项目与年度素质测试赛相结合,引导重视身体素质和基本功训练。各分站赛和总决赛,以锻炼队伍和选拔人才为导向,各具特色。如游泳坚持以自由泳和个人混合泳全能为基础,强调主项+全能概念,适当增加了小年龄组设项;羽毛球有两站分站赛的设组设项与全国比赛对接,为全国U系列赛选拔参赛队伍;田径项目总决赛对各二线队伍单独排名,提高学校办训的积极性;还有项目通过一站分站赛选拔优秀苗子开展暑期集训;同时大部分项目总决赛与年度锦标赛结合办赛等。

  2019年十项系列赛历时8个月,设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水上(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棋牌(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五子棋、桥牌)等10个大项18个分项,参赛总人数为10539人,各站参赛总人次为30325人次,总决赛共计产生金牌665枚。足球、田径、篮球、游泳等项目人数均超过千人。

布局不断拓展升级 九年砥砺人才涌现

  近年来,十项系列赛不断调整、创新、优化组织运行和竞赛办法,并与年度督训工作相联动,起到扩大上海市青少年运动员规模,发掘和选拔后备人才,提高教练员业务能力、协会组织、办赛质量等多重效果。

  在系列赛项目、奖项设置的引导下,各区汇集优势资源,在推进原有重点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新增项目发展,有效推动了十个大项在全市布局的拓展。据统计,目前赛事开展的十个大项注册运动员人数较办赛初期增加近8000人,增幅达82.72%。尤其是新增的帆船帆板两项,运动员人数从寥寥到如今两三百人的规模,成效明显。宝山的排球,松江的水上、羽毛球,杨浦的赛艇,嘉定的足球、网球、赛艇,金山的羽毛球,虹口的篮球;青浦的篮球、网球,奉贤的篮球,崇明的游泳、羽毛球、网球等等,这些区的青少年业余训练项目从无到有,甚至有的近几年已取得不俗成绩。

  经过十项系列赛的不断磨练,各项目水平显著提高,竞争更加激烈。各区体育部门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组织建设、联合培养等方式,办训质量不断提升,形成全面推进、多点开花的良性竞争局面。如松江区在田径项目上多年来与松江二中等学校合作,今年取得了团体奖牌第二的成绩;杨浦区充分利用中国乒乓球学院资源,乒乓球项目的竞争力明显提升。

  赛事的增加使青少年运动员获得了更多的参赛锻炼机会,提升了竞技水平和抗压、应变能力,为优秀苗子脱颖而出和成才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也进一步促进教练能够精准选苗、持续跟踪。据统计,10个大项在近年的一、二线训练单位招收运动员中,几乎所有运动员都经历过十项系列赛的洗礼和锻炼。2011-2019年十项系列赛评选的最佳运动员,有78人正式进入市队一线编制,总体达到赛会对促进优秀苗子成才的预期。

  此外,教练员、裁判员队伍也不断壮大。十个大项教练员已增加到1201名,增幅达60.35%。在实践磨砺中,教练员的执教、临场应变等能力普遍得到了提升;裁判员组织比赛和执裁能力逐年提升,切实促进了上海市裁判员队伍的建设。

  少年强,则体育强;体育强,则中国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实现奥运争光,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

  十项系列赛聚焦重点基础大项,汇聚优秀后备人才。得益于青训教练员们长期扎根基层,辛勤耕耘,一批批青少年运动员奋勇争先,从中脱颖而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更高更大的舞台,推动上海竞技体育发展。

  凡事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十项系列赛将着眼未来,孕育发现、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也在现场寄语奋斗在青少年体育事业的人员,乘风破浪,举目高眺。“心中有力量就不怕万里路遥,再高远的梦也一定能追得到。风从东方来,未来一片海,奔跑吧青少年,奋斗吧我们的追梦人。”(转自12月30日《中国体育报》04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