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体育战线党员、干部积极抗“疫”系列报道之二

  疫情当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正值赛季,冰雪健儿捷报频传,各国家集训队的训赛节奏并没有受疫情影响。运动员们得以专心训练和备战的背后是各方面保障人员的努力与付出。疫情发生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总局统一部署要求,多次召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安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在备战北京冬奥会关键之年,做好“抗疫情、保备战”各项工作。

全渠道搜集 全方位保障

  科技工作部医务科科长董莉的手机最近总是响个不停,微信联络人数量激增。“我们部门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做好物资保障。疫情刚刚发生,中心就要求我们积极做好准备,通过总局相关医疗单位、医药采购公司、赞助公司和绿色通道医院等多个渠道储备相关物资,包括口罩、护目镜、消毒液、酒精、体温枪以及一些治疗日常伤病需要的药物……我们尽可能地保障运动队在疫情期间不会出现药物和防护用品的短缺。”董莉说。根据“低位运行”的要求,中心安排腿部烫伤的董莉居家工作。虽然没有到防控第一线,但董莉每天的工作依然繁重。“我们建立了运动队疫情的防控机制,搭建了信息平台,及时和运动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当运动队有需求时我们会联系绿色通道医院为运动员做医学排查、诊疗。”董莉说。她所在的医务科需要每天都要对运动队和中心职工的健康信息进行汇总和上报,同时做好防疫物资的采购、配发以及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科学有序 联防联控

  在结束了两周的首钢训练基地服务保障工作后,国家队管理部干部晏子天刚刚完成了和同事的工作交接。“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部门每天都在汇总各支运动队每名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情况。春节期间,中心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安排部署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各支训练队开始封闭训练。2月2日接到中心通知,让我到首钢基地去负责封闭训练管理工作。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我前期就已经告知我的岳母,让她把我爱人接回娘家。”去年11月结婚的晏子天说。

  首钢训练基地是目前中国冰上项目国家集训队的主要训练基地之一,据晏子天介绍,目前首钢训练基地内共有7支国家集训队,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国家队、花样滑冰国家集训队、冰壶国家集训队长期驻扎在此,女子冰球国家集训队、跨界跨项女子冰球队、高山滑雪国家集训队和北欧两项国家集训队也已先后入驻。“加上工作人员,大概有200人左右。”为了更好地封闭隔离管理,首钢基地以冬运中心国家队管理部、后勤保卫部、科技工作部为主组建了一支防疫工作小组,将首钢基地划分为红、黄、绿三个区域,晏子天的工作主要负责管理所有从国(境)外回来以及从国内其他训练基地转训到首钢需要隔离观察的队伍。“所有工作人员都是从早上一睁眼忙到晚上睡觉。刚开始的工作任务很重,要科学合理地划分红区、黄区、绿区,供应不同区域的一日三餐和防护物资,做好训练保障,这些都是从头做起。运动队晚上10点30分熄灯,我们每天都要清点人数,之后将统计数字报告中心。科技工作部主要负责协调训练场地和训练时间,指导运动队科学化训练,以及所有场地的消毒通风。后勤保卫部的工作更辛苦,负责整个训练基地的安全,重点区域实行24小时值班。”“有序”是晏子天给出的关键词。

冲锋在前 团结奋战

  “除了尚未返京和年龄较大的人员,我们后勤保卫部85名工作人员都参与进来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冬运中心后勤保卫部部长李文革介绍。按照总局党组的要求,根据冬运中心整体防控方案,冬运中心后勤保卫部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承担了冬运中心院区封闭管理、训练基地餐饮保障、日用品统一采购和配发等9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支国家集训队减少移动,原地进行训练,基地物资依靠外界不断补给。“国家队提出需求,我们安排专人负责统一采购,经过严格消毒后再送到训练基地,保证基地内运动队和工作人员的日常需求。”李文革说。首钢园冬季项目训练中心、河北崇礼云顶滑雪场、河北承德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都有后勤保卫部工作人员的身影。光明楼宿舍目前承担了冬运中心单身职工的隔离观察任务,而人文关怀往往体现在细节之处。“隔离观察人员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我们还给他们提供一些零食或者饮料,有需要的话还有面点师傅可以制作面条,让他们在隔离观察时感受到中心始终在关心着他们。”“做就要尽量做好。2003年‘非典’时期我也经历过,虽然这次的形势更严峻,但我始终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我们疫情防控工作一定会严防死守、众志成城,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好,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李文革说。

  科学、有序、团结,这些关键词不断被提起。正因有了全方位的防护,中国冰雪健儿才能在这个关键赛季保持正常的训练和比赛节奏。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已刻在了全体体育工作者的心上。(转自2月24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