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登顶过程中的“无名英雄”

  2020珠峰测量登山成功完成,举国欢腾。登顶测量固然可歌可泣,但背后无数人的辛苦付出同样值得铭记,比如在登顶前一天率先修通路线的六名藏族修路队员。
  5月26日,在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成功攻顶前一天,六名修路队员已将路线修至珠峰顶峰。修路队,在历次攀登过程中都属于绝对的“无名英雄”,他们的铺垫和付出,是登山队员最终成功登顶的保障。
  据西藏登山队副队长扎西次仁介绍,这六名修路队员都是西藏登山学校培养的学生,目前在圣山公司担任向导工作。“承担修路工作的人员,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向导。在完成向导工作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强健的身体、超群的技术、过人的胆量等等,很多因素综合起来,才能完成修路队的工作。”扎西次仁介绍说。在高山探险行业内,工作人员一般分为三个级别:高山协作、高山向导、高山领队。其中,领队是最高级别。而修路队则是向导当中的精英。
  简单说来,一名合格的高海拔修路队员,是一名优秀的高山向导。
  其实,在珠峰的攀登过程中,最早并没有修路的概念,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前来珠峰的登山活动越来越多,修路的概念才逐渐建立。不过在最早的登山活动中,如果是国家任务,登山队员较多,一般会自己承担修路、运输、接应以及攻顶等任务。要是很多支队伍一起参加的商业活动,各支队伍之间则会采取“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装备出装备”等模式,来完成修路工作。
  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举办时,中国登山队还是派遣队伍成员完成修路等任务。
  2009年开始,伴随着商业登山的大发展,圣山公司开始承接包括修路等辅助工作,这样的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以这次测量登山活动为例,承担修路的六名队员都是出类拔萃的队员。他们有长期在珠峰工作的经验,也有丰富的修路经验。”扎西次仁介绍说。只要天气基本达到修路要求,他们就完全有能力修到顶峰。
  大家都知道,珠峰自然条件恶劣,天气复杂多变,攀登周期较长。因此登山队在完成任务时经常会遇到恶劣天气。例如5月25日登山队从7028米营地前往7790米营地的攀登过程当中就遭遇大风,尤其在7500米大风口攀登过程中十分艰难,队员们根本无法正常行走,只能趴在路线上慢慢前进。此前修路队铺设好的绳索就显得极为重要。而在抵达营地后,大风使队员们搭建帐篷变得异常困难,修路队在赶到营地后也帮助登山队一起搭建帐篷,给队员吃了颗定心丸。
  “如果修路队没有修通路线,可以说,一场登山活动的成功率会大大下降。”因此,让我们记住这六位“无名英雄”的名字吧,他们是多吉次仁、旦增罗布、顿巴、扎西贡布、次仁罗布、多吉。与登山勇士们一样,他们同样是本次测量登山活动的英雄!(转自5月29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