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人”十年后再聚首

  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十周年之际,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体育基金会联合香港赛马会在广州市从化区举办了一场“亚运十年情缘 重逢从化马场”活动。
  时任广州市副市长、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的许瑞生为“老同事们”发来一封“家书”。其中写道:“10年前我们共同经历了代表国家承办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假如有人问我,如果再一次选择,愿不愿意还选择这组同事,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特别愿意!10年前‘和谐亚洲,激情盛会’体现了亚洲文明互鉴的理念,广州亚运会培养的人才,为广州参与国际活动提供了人才资源支撑;务实而具有前瞻性的谋划,为今天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原广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叶细权深有感触,他认为亚运会之后,广州市民对广州这座英雄城市更有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时任广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兼竞赛部部长田新德表示,亚运会不是简单的单项赛事的叠加,它有主富的内涵,这就形成了一种团结向上、包容开放的思维与观念。这样的思维与观念,正是一个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一种精神与文化内涵,也许这也是广州亚运会给我们带来的人文遗产。
  广州市体育局原局长、广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刘江南也感触颇多,他表示当时广州市体育局是申办亚运会的“先行军”,是筹备和承办亚运会的“主力军”,广州市体育局1000多名员工,95%全力投入亚运会筹办,是亚运会过后的“收容军”,场馆赛后利用、人员接收、器材回收等。
  原广州亚组委卫生医疗部部长张立说,广州亚运会医疗卫生方面零投诉,也为各代表团和运动队进行了医疗保障,得到各界认可,彰显了广州作为华南医疗中心的地位。
  广州亚运会游泳冠军周嘉威、男篮冠军王仕鹏均表示,亚运夺冠经历非常难忘,如今退役了,也深深感受到培养本土选手、青少年人才的重要性。
  与会人员还前往从化马场(原广州亚运会从化马术场)参观了解亚运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转自11月17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